曾經,
車廂緩緩移動的是我的憂愁;
曾經,
月臺上移動的人群是我的牽掛;
曾經,曾經,
已逝的愁,已逝的情;
花紅又落的癡狂,兩道鏽黃鐵道;
身心沈澱之後的平靜,踏上月臺,
心如止水,懷念起過去的光景。
《逝去的鐵道懷舊之旅》— 賓朗文史工作室主持人 林文淵
照片翻拍自《台灣後山鐵道風華》,鄭崇仁編著、出版。照片提供者為蘇照紀先生。
逝去的鐵道
舊花東鐵路線上,除了仍維持鐵道營運的關山站外,仍保有火車站樣貌的,只剩台東檳榔車站,其餘的車站皆已不具車站功能與樣貌。
台東檳榔站設立於民國11年,日治時期稱作「日奈敷」,光復後改稱為「檳榔」。民國71年火車路線東拓以前,火車路線沿著舊卑南溪畔,行經檳榔、東成、初鹿、嘉豐、中興至鹿野站。其中,檳榔站和嘉豐站坡度達21%,對火車而言坡度太大,因此將鐵道做折返式鐵道(Switch Back)設計。
時至今日,這幢舊車站主建築傾頹。但是,周遭老樹成蔭,曲境幽深。一座殘存的月台、舊站主體、倉庫、火車加水塔、庭園造景等等,檳榔火車站難掩昔日風采,在賓朗村裡伴隨著每位村民,迎接台東每日第一道晨曦。
檳榔站原址現況
情感的驛站
「火車站不一樣,它是悲歡離合發生的地方,」
驅車前往檳榔站途中,林文淵大哥說了這樣一句話。
「那公路呢?」我又追問下去。
林大哥說,「公路是運輸功能,載運貨物來來往往,情感不會在公路上停留,」
路程中,林大哥的手一邊握著方向盤,一邊又指著已經改建為公路、或已荒蕪,鐵道軌跡不復見的路段,一次次,不厭其煩的說著他知道的人、事、物。
經歷過日治時期的檳榔站,站務人員的宿舍的設計是日式建築,現為閒置空間。
隨著時序流轉,剝開層層的壁紙,掀起過去層層的記憶。
鐵道藝術村的使命
鐵道是近代台灣經濟發展的大動脈,其發展過程,內蘊著時間與空間上的相應依存關係。台灣鐵道的規劃與建設,日本人著力甚多。日治時期的鐵道建設,大致可以分為幹線建立、產業路線以及大戰影響三個時期。鐵道幹線的建立,主要為連接台灣各區域鐵道路線。產業路線期則與糖業、林業、鹽業、礦業有關,並且改善原有的路線、建立各地方的支線,這個時期的鐵道建設,影響各地產業對外輸出的方式與方向。
隨著產業結構的改變,部份文化資產面臨汰舊或閒置的窘境。文建會中部辦公室主辦「鐵道藝術網絡計畫」,主要是改造鐵道舊倉庫,提供藝術和文化工作者進駐空間,結合各地觀光資源,期盼除了保存實體鐵道倉庫外,還能讓所有人參與其中。鐵道藝術網絡計畫分別在台中、嘉義、枋寮、新竹、台東陸續完成,獲得許多肯定。
然而,面對鐵道文化延續的思考,我問及林大哥對台東鐵道藝術村的想法時,他淡淡的笑了笑說,「那些有很多故事的人,要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才有辦法講自己的故事,」。文化的保存實屬不易,但是在許多生活與鐵道緊密結合的耆老心中,藝術村的意義除了記錄和保存鐵道印象外,還肩負鐵道文化延續,使其再生,成為文化表徵的使命。
昔日的鐵道,如今已鋪成柏油路面。那一排石頭即是舊月台的外緣。
07 October, 2006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