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阿班納希望兄弟會透過選舉機制進行革命,以建立伊斯蘭國家為目標。但是,在英國扶植的法魯克國王朋黨作梗下,兄弟會於選舉中大敗,他們怒火大發,武裝自己,開始一連串暴力行為。待兄弟會暗殺掉當時的首相納格拉什(Mahmud Nukrashi),阿班納於一九四九年在開羅遭暗殺,法魯克國王下令禁止兄弟會參與任何政治活動。
於此同時,世俗化的民族主義運動銳不可擋。其中,曾經供給兄弟會軍火的組織「自由軍官集團」(Free Officers),便是世俗化民族主義運動的火車頭。其領導人納賽爾(Gamal Abbel Nasser)最後推翻法魯克國王,將埃及帶上獨立之路。
之後,納賽爾逐漸感到兄弟會的威脅,遂於一九四五年將兄弟會非法化,緊接著是一連串逮捕、拘禁與行刑。兄弟會的激進主義者在失望與憤怒中找到生根的土壤。一九五四年十月二十七日,納賽爾在亞歷山卓(Alexandra)一個集會上演講時,刺客向他連開八槍不中後,企圖引爆身上炸彈,欲同歸於盡。該次暗殺雖不成功,但人肉炸彈的手段為日後伊斯蘭激進主義者起了示範作用。
納賽爾領導的自由軍官集團是世俗民族主義者,主張政教分離,推行革命性的現代化政策;阿班納領導的穆斯林兄弟會是基本教義派,主張伊斯蘭神權政治,堅持一切以伊斯蘭為本的復古政策。他們各有立場,互不妥協。自殺式炸彈事件後,納賽爾對兄弟會進行大規模鎮壓,兄弟會更為激進,並將矛頭從西方殖民者轉向阿拉伯世俗政權。
納賽爾於一九七Ο年病逝,副手沙達特(Anwar Sadat)上台,釋放大量遭囚禁的兄弟會成員。但是,沙達特隨後施政的錯誤,使貧富愈見懸殊,加上他日漸與美國靠攏,和社會上反美、反以色列的風氣相左,兄弟會於此時迅速吸納不少中下階層成員,並擴及知識階層。於此同時,兄弟會年老的領導階層策略轉變,他們希望轉向較溫和的態度,然而年輕成員卻傾向暴力革命,一些成員離開另起爐灶,組織分裂。規模最大的有「伊斯蘭集團」(Gamma Islamiya)和「埃及伊斯蘭聖戰」(Egyptian Islamic Jihad),主要參加者都是不滿現狀的青年學生、軍人、工人和知識分子等。
其中,伊斯蘭集團,一個伊斯蘭狂熱組織,從沙達特到現在的穆巴拉克(Muhammed Hosni Mubarak)政府,該集團都採取不妥協的態度。一九八O年代,集團協助阿富汗聖戰組織抵抗蘇聯的佔領;一九八一年十月,於閱兵典禮上暗殺當時總統沙達特;一九九三年,偷襲紐約世貿大廈。傳聞與賓拉登(Bin Laden)的蓋達組織(Al-Qaeda)關係密切,其流亡海外的會員也曾參與位在阿富汗的蓋達訓練營。
埃及擺脫了殖民統治,但在世俗民族主義與伊斯蘭主義鬥爭之間,為英、美勢力開啟介入的空間。
註:本文整理自張翠容《中東現場》,馬可孛羅文化出版,2006。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