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December, 2006

Light Tour

我的相簿社群裡有一個名稱叫做 "Light Tour" 的相簿分享,那是DVP(攝影者)住家附近過聖誕節的景象,跟大家分享囉!!

  • DVP's Tabblo


  • 26 December, 2006

    【轉載】台灣生態嘆息

    詞/紀文章2006/12/13

    王者帝雉在霧鎖雲重的玉山頂峰禦風飛行
    黑面琵鷺每年秋冬都會造訪曾文溪口棲息
    台灣黑熊昂首直立時胸前露出個神氣的V
    櫻花鉤吻鮭是國寶魚同類中全球緯度分佈最低

    官田鄉菱角田的凌波仙子水雉族群數已偏低
    林間精靈八色鳥的家變成湖山水庫的預定地
    兩百年前梅花鹿群曾經遍佈台灣的山林野地
    行動優雅神秘斑紋炫目美麗的雲豹已經絕跡

    因為瀕危牠們被人類捧為保育類動物明星級
    其他更多找不到家的生物可沒那麼幸運被注意
    假設你是一隻鑽探不到土壤的蚯蚓到處碰壁
    或是一隻破不了土的熊蟬幼蟲沒法蛻變呼吸

    政客無情奸商沒良心為謀私利無所不用其極
    無知的大眾成為共犯結構超限利用這塊土地
    大樓公路工廠園區到處都是醜陋的鋼筋水泥
    你可知忍無可忍的大地之母已經在大發脾氣

    請還給牠們安靜的森林還給牠們珍貴的生命
    人類掠奪走的已經污衊了這片美麗的天地
    用心體驗生物多樣性的意義和大自然的美麗
    我們一定要真心的跟地球永久和平的在一起



    轉載網址
  • 飄浪之歌
  • 25 December, 2006

    12/25 Digest

    這張床豈不正像是沙灘?
    我們不就是躺在無數波浪衝擊的狹窄沙灘之上?
    除了你高聳的乳房,
    沒有任何確實的東西。
    我們的感情已被打敗而眼花目眩。
    事實上,在這個四處響起各種叫聲的夜,
    這野獸合鳴、撕裂的夜,
    對我們而言,
    難道不是既恐怖又未知?
    現在外面逐漸亮了,白天
    對我而言,
    是否真會比黑夜更容易理解?
    如同包住雄蕊的花瓣,
    終究—
    我們除了不停地睡覺,別無它法。
    那些莫名其妙的東西正在某處,
    堆積如山,
    等著突擊我們。
    但是,
    我們說不定能藉著探訪附近之名,
    在彼此緊緊靠近對方之際,
    從你或從我身上蹦出一把匕首,
    使我們的靈魂藉著這次叛變得以生存。

    里爾克(Rilke Rainer Maria, 1875-1926),新詩集

    16 December, 2006

    12/16 Digest

    女人的戲劇性在於每個主體〔自我( ego )〕的基本抱負都同強制性處境相衝突,因為每個主體都認為自我(self)是主要者,而處境卻讓他成為次要者。就女人的處境而言,一個人怎樣才能得到實現?哪些路對她是開放的?哪些路是封閉的?在依附地位上應當怎樣恢復獨立?哪些環節限制了女人的自由以及應當怎樣戰勝它們?這些是我很想闡明的主要問題。這就是說,我所感興趣的是根據自由而不是根據幸福,對個人的幸福予以界定。

    —西蒙.波娃 ( Simone de Beauvoir )《第二性》

    15 December, 2006

    Miro




    Don't be scared, Miro is a very nice Italian guy.
    As I know, he is very good at playing the guitar and has countless merits.

    13 December, 2006

    12/13 下雨日

    前兩天的天氣大好,今天又嘩啦啦下起雨來,腦中轉出蘇軾詩《大雨》


    大雨

    黑雲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11 December, 2006

    12/11 Diary

    早上在原本預計到學校的時間醒來,躺在床上頭往後仰,窗外黃澄澄一片。看著建築物折射出的顏色,知道此時此刻的天空應該是美麗的藍。睡過頭的焦慮瞬間消失,鼓勵自己快點起床,提醒自己今天出門要帶相機。

    原本的計畫取消掉。

    不知道為什麼,偷偷想了一下毛哥哥在做什麼。然後,毛哥哥那張因為我很開心,他也會開心的臉跑出來,我知道今天一切都會很好。

    雖然沒有喝咖啡,但是神智很清醒的,出,門,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捷運車廂裡遇到一個小妹妹,她站著大約跟捷運座椅一般高。不知道那樣的高度會看到什麼,不知道小妹妹的眼睛在看什麼。

    小妹妹的媽媽抱著她,我站在他們身邊好久,小妹妹不停的轉來轉去,一直東張西望。我一直跟著她的眼睛跑,懷疑沒有任何事物在她眼中是定格存在的。

    小妹妹突然發現我,要向我撲過來。

    她很開心,我更開心,原來她喜歡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回家前去買了咖啡,老闆問我,「是不是買回家今天要喝?」,我無意識的回答他「是,」。老闆隨即換了另一包咖啡豆給我,然後要我聞前後兩包咖啡豆的味道。

    原本準備給我的那包咖啡豆,聞起來全然是焦味,沒有咖啡的香和焦焦的甜味;後來換給我的那包,才是我平時買的豆子的味道。原來,前一包豆子在我踏進門前剛烘培好,得再放上一天才行。

    老闆不知道我叫什麼名字,只知道我是向他買咖啡豆的顧客。他偶爾會給我一些小優惠,例如,外帶咖啡送我手工餅乾一片。有時候我經過店門口,我知道他不太記得我是誰,我還是會像遇見熟朋友那樣對他微笑。

    06 December, 2006

    【轉載】誰家要掛台電的紅布條

    今年來鹿港地方社團的活動比以往熱鬧許多,出遊、聚餐此起彼落。按照往例社團活動結束後,成員們都要集合拍團體照。眼尖的人會發現,許多團體照的背景都掛了一塊紅布條,上頭寫著「支持開發電力」等語,50年後研究老照片的專家,只要看到這紅布條,就知道拍照日期是2006年了。


    photo / 鹿港時報

    2006年春天,台電施工處在鹿港成立公關小組,為了讓彰濱火力發電廠第二階段環評順利過關,公關小組搖身一變成為散財童子,凡任何鹿港地方社團舉辦之大小活動,只要申請一律可獲得數萬元不等的補助款。當然,拿人錢財總要表示一點意思,團體照中掛上一幅紅布條,銀獲兩訖、點到為止。

    台電公司於地方大力撒錢,並且承諾將來售電收益之1%要提撥為地方回饋金,鹿港作為設廠所在地鄉鎮,更可以分到50%之回饋金。這難道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鹿港人豈不應該額手稱慶、夾道歡迎?

    古有明訓「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今天我們拿來吃掉、喝掉的,豈止是台電公關小組之預算,我們吃掉、喝掉的,是我們子孫的未來。台電願意支付公關費用及回饋金的原因很簡單,低污染的天然氣電廠每度電成本為2.21元,而高污染的燃煤電廠每度電成本約1.25元,以目前家庭用電每度售價新台幣2.35元計算,售電利潤差額將近8倍。無怪乎台電要傾全力在中部地區增設燃煤發電機組,利之所趨,連日商也想於龍井鄉投資興建民營燃煤電廠。

    然而,燃煤發電加諸於環境及國民健康的社會成本是我們所難以想像的,根據清華大學提供的網頁資料,一座100萬千瓦的燃煤電廠,每分鐘產生約15公噸CO2及0.2公噸的SO2(酸雨原兇);其氮氧化合物排放量相當於20萬輛汽車;另還會排放種類繁多的化學致癌物質;導致每年30人死於空氣污染所導致的呼吸器官疾病;2萬個病例受苦於空氣污染所導致的非致命性呼吸器官方面疾病。

    台中火力發電廠總裝置發電量為468.8萬千瓦,其造成的環境外部成本是上述數據將近五倍。民國九十二年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出版的「中華民國癌症死亡率分佈地圖集」顯示,台中火力發電廠運轉後,中部至台南沿海肺、肝等癌症死亡率已明顯較台灣其他地區高。而中台醫專一份未公佈的統計資料更顯示台中港區居民罹患呼吸疾病(包括癌症)的機率高於平均值6倍。

    生活在台中火力發電廠的陰影下,你、我以及我們的下一帶已經暴露在高度致癌風險之中,如此還嫌不夠嗎?要再來一座燃煤發電場嗎?請問誰家要掛台電的紅布條?

    引用網址
  • Sam1973
  • 01 December, 2006

    M去旅行

    Dear,

    我無法解釋這段時間發生了什麼事,
    我只知道我需要一段新生活。
    我把所有和我有關的都拋在腦後,
    開始一段無限期的旅行。
    旅途中,打零工維持生活,睡在我可以容身之處。
    這樣的生活非常奇異且困難,但我很喜歡。
    我把手機留給了朋友,發生危險時我知道要找誰。
    請不要為我擔心,
    這是我目前唯一想做的事,
    我必須知道我是誰。


    Love you
    M

    21 November, 2006

    台灣國際學生電影金獅獎-Golden Lion International Student Film Festival

    國際學生電影金獅獎的目的是透過世界各地的學生電影作品,促進台灣和國際之間的文化交流與了解。除了提供本地電影學系學生一個觀摩國外學生電影作品的機會,並讓國外各電影相關科系的學生能藉此了解台灣以及台灣的學生電影生態。除此之外,更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讓觀眾在這些未來的電影大師開始他們的專業電影生涯之前,預見下個世紀的風華。

    The aim of the Golden Lion International Student Film Festival is to promote cultural exchanges and understanding among film students worldwide, through their film works. The program organizatio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Arts, being the oldest art school in Taiwan, recognizes the need for its film students to broaden their worldview, as well as for the foreign film students to know better about their counterparts in Taiwan.

  • 台灣國際學生電影金獅獎-Golden Lion International Student Film Festival
  • 20 November, 2006

    北韓首爾列車紀錄片放映會-Freedom of North Korea




    Freedom of North Korea 首爾列車紀錄片研討會

    主講人:台大政治系 黃長玲 老師
        文化大學兼任副教授 鄭潤道老師

    主持人: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 林正修 副執行長
    主辦單位: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
    時間:2006年11月22日(週三)19:00-21:30
    地點:台灣大學第二活動中心蘇格拉底廳(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85號B1)

    討論題綱
    本活動主要是從首爾列車這部紀錄片,延伸出幾個層面來探討東北亞的發展
    1. 北韓對人權傷害的現況,以及核發展對北韓的影響
    2. 南韓對北韓現況的看法與做法
    3. 中國大陸在東北亞角色的討論
    4. 北韓經驗對台灣的啟示

    延伸閱讀
  • 首爾列車官方網站
  •  
  • 你所不知道的韓國之一:首爾列車
  •  
  • 倪炎元◎你所不知道的南北韓-「首爾列車」的背後:你該瞭解的若干北韓訊息
  •  

    報名截止日期
    2006年11月20日(一)(活動採傳真及電子郵件報名,請於傳真後來電確認)

    名額:120名,額滿為止。請務必事先報名,以便為您安排座位。

    報名方式
    請下載報名表,填妥後以下列方式回傳
    傳真:(02)8789-4815 或E-mail:bubumeng@newtaiwanese.org.tw

    10 November, 2006

    08 November, 2006

    手札

    列清單,
    寫出日程表,週程表,月程表,
    再逐一勾選或大筆劃掉已完成的事項,
    這是所謂清楚的人生?

    手札

    雖然老是談情啊,說愛啊
    聽來很膚淺。
    但是,
    總也不能依靠著理論和主義過生活。

    04 November, 2006

    Communication Ecology

    Professor: Huei-Sheng F. Shen

    Course Purposes
    The purposes of this course are to give social phenomena or to be specific, or/and communication phenomena a reasonable explanation.

    For this purpose, we will try to understand how and/or why th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has changed over time. Of course, the material covered also including western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and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in Asia or in Taiwan particularly.

    Beyond that, we will also try to
    1. Ask new questions or reexamine what we used to ask.

    2. Find new materials or historical forces (such as WTO, APEC, 911 etc.)

    3. Find new mechanism to solve old questions or to dig a new one.

    Text Books
    Briggs, A & Burke, P. A Social History of the Media: From Gutenberg to the Internet. Malden, Ma: Polity Press. 2005.

    Epstein, Barbara. Political Protest and Cultural Revolution: Nonviolent Direct Action in the 1970s and 1980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1.

    Holmes, D. Communication Theory: Media, Technology and Society. London: Sage, 2005.

    McQuail, D.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5th ed. London: Sage, 2005.

    McQuail, D., Golding, P.,& Bens, E. ed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An EJC Anthology. London: Sage, 2005.

    McPhail, T. Global Communication: Theories, Stakeholders, and Trend. 2nd ed. Malden, MA. :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6

    Potter, J. W. Media Literacy 3rd ed. London: Sage, 2005.

    Swain, Harriet. Ed. Big Questions in History. New York: Vintage Books, 2005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Professor: Huey-Rong Chen

    Course Goal
    From cultural imperialism, orientalism, post-modernization, cultural globalization/localization, virtual reality and communities, to the issues on the ethics of cyberspace, the contemporary issue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volved with gender/race/ethnicity, consumerism, and cultural conflicts require not only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ical/social/cultural contexts, but also the political arguments and philosophical positions behind it.

    This course will introduce students the most current issue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from a sociological and communicative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 both the interactions and operations of these cultural phenomena.

    Centering on cultural values, languages, identities and the uses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this course discuesses how, from the micro to the macro levels, the relation among individuals, social groups and different cultures have changed and their possible consequences. It is hoped that after this course, the students will have a solid theoretical training in applying what we have learned in the class to examine the contemporary issues that we have discussed in this semester.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to achieve the following objectives for students to:

    * Understand both the theoretical paradigms and phenomenon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proposed in communication and sociological theories.

    * Being familiar with comtemporary issues of cross-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gender, identity, pop cultural industry, and on-line communities.

    * Being able to critically evaluate the strategies and theories of cross-cultural/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in cultural imperialism, globalization, orientalism, and neoliberalism.

    楊乃文《女爵》



    5年的等待,是個漫長也是耗損的過程。

    楊乃文,
    這三個字消失了好久。
    5年了嗎?
    上一張專輯是5年前的事了啊......
    漫長耗損的過程,
    伴隨著楊乃文的聲音,
    就這樣,
    一直走下去了嗎......

    15 October, 2006

    文化所需不多,僅要這些思維觀點



    " 能接受不做明星表演的虛榮,而日日苦練嗎?能把孩子的天賦,不當作才藝炫耀籌碼,而默默栽培嗎?能履行不具營利遠景的事物,而日復一日的實踐經營嗎?能了解眼前收不到立即的回饋,而執著堅持的持續投資嗎?「文化」所需不多,僅要這些思維觀點。" (洪雯倩,2006:316)



    * 洪雯倩,2006,《傾聽—維也納人文記事》,台北:允晨文化。

    14 October, 2006

    在路上



    有股力量拉著他往前衝,不知道那是什麼,但它拉著他往前衝。
    森林裡,沒有人,只有他自己。
    那股力量帶著他往前,前方不知道有什麼,會是什麼。
    身後沒有任何奧援。
    哪裡來的勇氣,帶著懷疑與恐懼,踟躕的往前走。

    有個聲音告訴他,他仍是那個孤獨的人,沒有誰。
    沒有父母,沒有親人,沒有朋友,沒有愛人,也沒有退路。
    那是勇氣還是絕望,置之死地而後生?

    不再和任何人討論關係,尤其是所謂的情人們;
    不再為誰而努力。
    逕自走著那條路,獨自一人。

    路上滿滿的是蕭颯落葉,微寒;不知名的鳥兒鳴叫,聲音尖銳,但不刺耳。
    他穿著靴子,踏著枯黃的葉片,製造出各種聲響。
    跼跼而行。

    偶爾站在原地張望,試了幾次。

    開始的時候,他是有方向和目的地的,後來逐漸迷失了。

    就像那樣,

    停下來,張望了一會兒,張望了幾次。

    終於明白,終究是獨自一人的道理。

    那就獨自一人吧。

    往前,往前,

    他還在路上,

    往前,……

    【music】Hope



    Hope is beauty,
    Personified.
    At her feet, the world,
    Hypnotized.
    A million flashes,
    A million smiles.
    And on the catwalk,
    She flats in style.
    But in this heart of darkness,
    Our hope lies lost and torn.
    All flame like love is fleeting
    When there’s no hope anymore.
    Pain and glory.
    Hand in hand.
    A sacrifice.
    The highest price.
    Like the poison in her arm.
    Like a whisper she was gone…
    Like when angels fall.
    And in this heart of darkness,
    All hope lies on the floor.
    All love like flame is fleeting.
    When there’s no hope anymore.
    Like the poison in her arm.
    Like a whisper,
    She was gone.
    Like an angel.
    And Angels fall.
    Like the poison in her arm.
    Like a whisper,
    She was gone.
    Like an angel,
    And Angels fall.
    Like the poison in her arm.
    Like a whisper,
    She was gone.
    Like an angel,
    And Angels fall.


    Album: Amplified // A Decade of Reinventing the Cello
    Artist: Apocalyptica
    Title: Hope

    07 October, 2006

    逝去的鐵道,不該逝去的文化

    曾經,
    車廂緩緩移動的是我的憂愁;
    曾經,
    月臺上移動的人群是我的牽掛;
    曾經,曾經,
    已逝的愁,已逝的情;
    花紅又落的癡狂,兩道鏽黃鐵道;

    身心沈澱之後的平靜,踏上月臺,
    心如止水,懷念起過去的光景。

    《逝去的鐵道懷舊之旅》— 賓朗文史工作室主持人 林文淵


    照片翻拍自《台灣後山鐵道風華》,鄭崇仁編著、出版。照片提供者為蘇照紀先生。

    逝去的鐵道
    舊花東鐵路線上,除了仍維持鐵道營運的關山站外,仍保有火車站樣貌的,只剩台東檳榔車站,其餘的車站皆已不具車站功能與樣貌。

    台東檳榔站設立於民國11年,日治時期稱作「日奈敷」,光復後改稱為「檳榔」。民國71年火車路線東拓以前,火車路線沿著舊卑南溪畔,行經檳榔、東成、初鹿、嘉豐、中興至鹿野站。其中,檳榔站和嘉豐站坡度達21%,對火車而言坡度太大,因此將鐵道做折返式鐵道(Switch Back)設計。

    時至今日,這幢舊車站主建築傾頹。但是,周遭老樹成蔭,曲境幽深。一座殘存的月台、舊站主體、倉庫、火車加水塔、庭園造景等等,檳榔火車站難掩昔日風采,在賓朗村裡伴隨著每位村民,迎接台東每日第一道晨曦。


    檳榔站原址現況

    情感的驛站
    「火車站不一樣,它是悲歡離合發生的地方,」
    驅車前往檳榔站途中,林文淵大哥說了這樣一句話。

    「那公路呢?」我又追問下去。
    林大哥說,「公路是運輸功能,載運貨物來來往往,情感不會在公路上停留,」

    路程中,林大哥的手一邊握著方向盤,一邊又指著已經改建為公路、或已荒蕪,鐵道軌跡不復見的路段,一次次,不厭其煩的說著他知道的人、事、物。


    經歷過日治時期的檳榔站,站務人員的宿舍的設計是日式建築,現為閒置空間。


    隨著時序流轉,剝開層層的壁紙,掀起過去層層的記憶。

    鐵道藝術村的使命
    鐵道是近代台灣經濟發展的大動脈,其發展過程,內蘊著時間與空間上的相應依存關係。台灣鐵道的規劃與建設,日本人著力甚多。日治時期的鐵道建設,大致可以分為幹線建立、產業路線以及大戰影響三個時期。鐵道幹線的建立,主要為連接台灣各區域鐵道路線。產業路線期則與糖業、林業、鹽業、礦業有關,並且改善原有的路線、建立各地方的支線,這個時期的鐵道建設,影響各地產業對外輸出的方式與方向。

    隨著產業結構的改變,部份文化資產面臨汰舊或閒置的窘境。文建會中部辦公室主辦「鐵道藝術網絡計畫」,主要是改造鐵道舊倉庫,提供藝術和文化工作者進駐空間,結合各地觀光資源,期盼除了保存實體鐵道倉庫外,還能讓所有人參與其中。鐵道藝術網絡計畫分別在台中、嘉義、枋寮、新竹、台東陸續完成,獲得許多肯定。

    然而,面對鐵道文化延續的思考,我問及林大哥對台東鐵道藝術村的想法時,他淡淡的笑了笑說,「那些有很多故事的人,要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才有辦法講自己的故事,」。文化的保存實屬不易,但是在許多生活與鐵道緊密結合的耆老心中,藝術村的意義除了記錄和保存鐵道印象外,還肩負鐵道文化延續,使其再生,成為文化表徵的使命。


    昔日的鐵道,如今已鋪成柏油路面。那一排石頭即是舊月台的外緣。

    01 October, 2006

    我們何時也能擊退星巴克?

    “全世界,大概只有維也納的咖啡,可擊退「星巴克」Starbucks……。它提供舒適的、坐了馬上會陷下去的軟布沙發,標榜著健康的禁煙區和全球國際化相同的咖啡口味……。我想,如此完善的經營理念及服務措施,實在是找不出什麼可抱怨的地方了。不過,唯一的缺點是,你不能坐在那,好整以暇的等著侍者來問你要點用什麼。” (p.74)


    某天,我坐在公車裡往窗外看,想像手中有相機,模擬可以取景的角度。車子行駛一段路程後,赫然發現,台灣人生活的選擇淹沒在連鎖商店裡。

    生活中,我們很少會想認真看看街道上的招牌,這些招牌的設計不吸引人,往往也僅有基本的告知功能。在這個行為背後,我想,有個隱隱的理由。人們可以預期,在不遠的他處,一樣可以看到同樣的店家,高掛著制式的招牌,販賣同樣的商品與服務。何必用心觀察?

    台灣人深深相信並依賴連鎖商店,也從未想過要拒絕。透過連鎖店通路販賣的商品與服務,制式且同質。在消費的過程中,不需要太多的思考與體會,所有的消費停留在金錢交易上。

    文化?歷史?傳統?大概與消費無關。於是,我們逐漸隱沒在資本主義全球化裡,看不見自己。

    《傾聽—維也納人文記事》一書作者洪雯倩,詼諧的描述全球化現象的代表「星巴克」Starbucks,相較於維也納的咖啡廳 ” 唯一的缺點是,你不能坐在那,好整以暇的等著侍者來問你要點用什麼。”

    這樣的個人經驗背後,蘊含的是這樣的精神,

    ” 維也納的咖啡廳擁有的,是由悠久文化傳統中,所散發出來無形的咄人氣質,及其氣派建築物相對之下,所產生的威儀氣勢,還有,就是「不屑」這一項武器……。利刃藏於無形中。” (p.84)

    “ 維也納的咖啡廳很勢利,勢利的標準端看客人的氣質……。如同維也納愛樂,是由樂團的「音樂傳統」帶領指揮,而不是讓人隨意指揮。” (p.84)

    維也納的咖啡廳以其文化傳統對抗全球化浪潮。而台灣,台灣不是沒有自身的文化傳統。或許,我們在還未建立起文化傳統之時,就已被大舉入侵於無形,想要反抗,卻找不到施力點,便任由吞噬。

    “在維也納的咖啡廳裡,不是要來「消費」的,而是要來「製造」的、創造汲取靈感的。“

    我們何時也能擊退星巴克?


    *引文出自洪雯倩,2006,「擊退星巴克的咖啡」,《傾聽—維也納人文記事》,台北:允晨文化。

    31 July, 2006

    【movie】Me And You And Everyone We Know


    電影片頭,正在進行創作的藝術家Christine,錄製一段對話式的獨白,部份獨白內容這樣說,
    “ When I call a name, it will be your name. “
    “ What is your name? “
    “ Never mind. “
    “ Let’s go. “
    “ Say it, let’s go. “
    “ Everywhere, everywhere.
    Even though, even though.
    We are scared.
    Cause it’s life, and it’s happening.
    It’s really really happening…… "
    " Right now. "

    電影開始。

    五歲小男孩世界的孤獨;早熟小女孩的孤獨;對性充滿好奇,徘徊在自我認同邊緣的青少年的孤獨;年輕藝術家,美術館策展人,鞋店店員,與老婆分手的男人,遇見真愛但已走向遲暮之年的老人的孤獨。這些人之間都有某些關聯,就像我們和我們周遭的人一樣,免不了的,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孤獨的形式。

    每。一。個。人。

    好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幾乎不曾在當下感覺到孤獨。或者,已經與之相伴太久?

    只有在意識到過去的日子,過去的我的時候,才會發現,原來那時候的我做的某些事,是我的孤獨的形式。

    每日每日的生活作息裡,我有很大部分的作息是無意識的。總要過了好一陣子才會發現,哦!原來我前一段日子做過哪些事;或者,前一陣子的我是處在什麼樣精神狀況下。當下的我,往往非常混沌,依著過往經驗累積的直覺行事。

    孤獨大概是人與這個世界保持距離,避免自己受傷害的一種方式。它永無止境的滋長,然後消失;再滋長,再消失,直到生命終了。

    電影中,Richard對著視磨腳為常態的藝術家Christine說,

    “ You think you deserve that pain, but you don’t.”
    “ People think that foot pain is a fact of life. But life is actually better than that.”

    然後,他們知道,此刻的他們適合另一個人。

    你以為,讓一個人走進你的生命裡,孤獨從此遠離。但是,它卻仍張牙舞爪的向你撲去,沒得逃的。讓不同的人進入生命與生活裡,或許孤獨愈發張顯,那畢竟是生命的進行式。


    23 July, 2006

    【轉錄】席丹的微笑



    世足賽結束好一陣子了。調查過後,國際足總也已經針對頭垂事件做出裁定。這段期間以來,大部分的人都圍繞著席丹與馬特拉吉孰是孰非做討論,或者,不斷猜測兩人的談話內容究竟為何。在這些討論文章之外,和之寫了一篇非常不一樣的文章,從其他面向看待這次的意外事件,在這裡把這篇文章介紹給路過的人們。

    ﹦﹦﹦﹦﹦﹦﹦﹦﹦﹦﹦﹦﹦﹦﹦﹦﹦﹦﹦﹦﹦﹦﹦﹦﹦﹦﹦﹦﹦﹦﹦﹦﹦﹦﹦﹦﹦﹦﹦﹦﹦﹦﹦
    席丹的微笑
    文 / 和之 -
  • 古典之必要


  • 沒有世足賽,還真不知道台灣有這麼多足球迷。看新聞報導,凌晨兩點的法國對義大利冠軍戰,台北小巨蛋竟然湧進上千人觀看。不過我猜看熱鬧的成分應該比較大,世足賽結束後,平日還會繼續抱著電視看西甲、英超或義「假」聯賽的台灣人恐怕不多,假日會到球場踢踢球的就更少了。

    這次看世足賽,一個很大的感想是,足球是種受裁判影響很大的運動。上屆世足賽南韓靠裁判幫忙連敗葡萄牙、義大利和西班牙,相信大家記憶猶新。足球近身爭搶動作很多,穿著釘鞋剷球也很危險,所以裁判的嚴抓犯規很重要。但是犯規與否、該不該給牌全憑自由心證,在關鍵地帶的爭議判罰,更往往影響比賽結果。

    譬如前場自由球,乃至禁區內抓犯規給十二碼球,幾乎等於送給進攻方一分,而足球的一分是很巨大的,差堪比於棒球的滿貫全壘打或籃球的一波十五比零攻勢。本屆賽會義大利對澳洲,在下半場傷停補時即將結束前,「偉大的義大利左後衛格羅索(大陸中央台轉播員黃健翔語)」在禁區被絆倒,獲得一個點球,由托蒂罰進而獲勝的鏡頭,就令人印象極深。當時澳洲刻意保留替補球員的配額不用,準備在延長賽用充沛的體力好好伺候已經用完替補名額的義大利,如果沒有那個判罰,兩隊還很有得拼。

    棒球被奧運踢出門外,其中一個理由是質疑棒球的公平性,認為裁判對比賽內容影響過大。其實足球在這方面也不遑多讓,只是足球的後台太硬,奧會動都不敢動。

    對足球的另一大感想是,這真是一個教歹囝仔大小的運動,恐怖的是這還是地球上最多人著迷、最具影響力的運動。照規矩,足球可以用腳踢、用頭頂、用胸腹攔停,除了守門員可以在禁區以手持球,球員手碰到球就是違例,必須讓出球權。可是實際上,球員們的手不但沒有閒著,功用還挺大。且看近身爭球時,雙方球員無不使勁拉扯對方的球衣,或明著暗著給拐子;門前爭頂,則按著敵將肩膀將之壓下,自己順勢跳得更高。

    此外,踢人和假摔則已成為球場上的常識了。只要持球者被防守方絆倒,不管是否真的有被踢踹推撞,總是順勢一摔,抱膝哀嚎半天;而防守方毫無例外的都是立刻雙掌一攤,擺出萬般無奈的表情,被判給牌則球員們包圍裁判呼天搶地申冤。

    我總是不免擔心,小朋友們看了,會不會覺得為了贏球盡力表演或扯謊都是必要的手段。

    我沒有道德潔癖,也深知在現實的世界中,人們每天面對著複雜萬倍的爾虞我詐。然而球賽本該是一種簡化的、純粹化的勝負與娛樂,如楊照先生所說:「球賽,尤其是職業球賽,是一個刻意簡化了的勝負場合、簡化了的空間範圍、簡化了的時間限制、簡化了的敵對形式、簡化了的決定勝負的方法、簡化了的規則、簡化了的勝負後果代價……這樣的簡化讓人覺得安心,讓人感受到一些純粹的事物的誘惑,尤其是在無可逃躲的濁世裡。」——《悲歡球場》

    我常想,像喬丹、席丹這些運動健將,生在當代是偉大球星,在古代也許就是殺人無算的大將軍。體育競賽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象徵,運動員透過競賽淬煉自己、激勵對手、鼓勵人群,因此比賽的精神必須是純淨的。如果表演、欺騙或者種種卑劣的手段可以被球迷認同接受,那我們還要規則跟裁判幹嘛?我們看球幹嘛?大家直接打一架還更痛快。

    本屆賽事一日兩戰,首戰在台北時間晚上十一點,也就按時收看了幾場。四強戰都在凌晨三點或兩點開踢,沒有看現場轉播,但冠軍戰畢竟難得一見精彩可期,所以熬了一夜看完全場。

    我不是足球迷,也不支持特定球隊,但在心理上隱隱然希望法國勝出。最主要的原因,畢竟是疼惜老將。也因此,當延長賽下半場,席丹毫無預兆地忽然往馬特拉吉胸口一個頭槌,真的是叫人傻眼。

    從重播畫面看來,席丹和馬特拉吉事發之前並沒有激烈的身體衝撞,也沒有激動爭執的態度,因此當席丹往前跑了兩步拉開距離,馬特拉吉也沒有任何戒備,於是結結實實挨了一記。

    後果大家都知道了,席丹紅牌下場沒有話說,法國最後PK戰也輸了。

    事後各國媒體紛紛根據轉播畫面,請專家以唇語判讀,應該是馬特拉吉講了相當侮辱性的言語。經過幾天的沈澱,當事人逐漸出面還原當時的過程:先是馬特拉先是馬特拉吉在防守時不斷拉扯席丹的衣服,席丹回頭嘲諷說:「你這麼想要我的球衣,賽後我可以給你。」馬特拉吉聞言隨即大罵義大利三字經,並說了侮辱席丹母親和姊妹的言語,激怒了席丹,而有頭槌之舉。

    至於馬特拉吉辱罵的詳細內容,馬特拉吉否認侮辱席丹的母親,只承認當時回嘴說:「比起你的衣服,我更想脫你老婆的。」席丹雖不願轉述當時的言詞交鋒,但在媒體詢問下被動地承認,馬特拉吉罵他「所有的人都知道你是恐怖份子妓女的兒子。」蓋席丹的父母親是阿爾及利亞人,他們全家都信仰伊斯蘭教也。

    馬特拉吉為自己辯護道,他所用的詞語,在足球場上每天都可以聽到上百遍,他自己也經常被別人罵。言下之意,他並沒有做出格外不當的舉動。這也才讓我們這些局外人發現,原來足球場上的髒話污染這麼嚴重,球員之間是這麼缺乏風度。

    有些人會舉喬丹或其他NBA球星的例子,認為用垃圾話讓對手失去冷靜是球場上的必要技巧之一。不過喬丹他們常講的垃圾話多是:「菜鳥,你守不住我的啦。」、「讓你投啊,你投啊,反正你也投不進。」之類,讓人感到羞辱但還算在尺度邊緣的話。像馬特拉吉直接問候對方女性家人,罵人家妓女或恐怖份子,或者要脫人家老婆衣服,這實在就太過份了。

    隔天在網路上,遇到一些朋友評論席丹:「使用暴力就是不對」、「在冠軍戰又是生涯告別戰被判紅牌下場就是蠢」,並且把法國敗戰的責任推到席丹頭上。依理論理,他們說的不錯,但我對席丹是感到同情的。

    要罵席丹笨很容易,但難道席丹自己不知道這樣做很笨嗎?席丹不是魯尼,他是身經百戰,素來沉穩內斂的大師級人物,怎會如此輕易被挑撥?

    如果我們未曾收看現場轉播,而是早上醒來,看一段三十秒的電視新聞,報導高度聚焦在衝突的瞬間,頭槌的畫面不斷快速慢速地重播,那麼我們看到的席丹便是一個無緣無故使用暴力、粗魯兇惡的傢伙。但如果從一開賽就完整地看完全場,甚至從分組預賽就開始關注法國隊的表現,對席丹的觀感絕對是不一樣的。

    一九七二年出生的席丹,今年三十四歲,是體能極限邊緣的老將。他兩年前就宣他兩年前就宣布自國家隊退休,但這次又重披戰袍帶領法國進軍世足。法國在本屆賽會不甚順利,開幕前與中國隊踢熱身賽,二號前鋒席塞被一個合法鏟球踢傷,無法在正式比賽上場,直到冠軍戰結束時他都還拄著柺杖。分組預賽,法國先是被南韓和瑞士逼和,在世足賽五連不勝,眼看就要不名譽地連著兩屆在預賽就被淘汰。關鍵的第三戰,對手是曾因球員向政府索取薪水和獎金不成而揚言罷賽的多哥。此役席丹累積兩張紅牌不能上場,法國隊直到下半場踢進一球,才擠下南韓以第二名進入複賽。

    法國隊的平均年齡達三十歲又一百九十一天,是三十二強中最老的球隊,因此始終不被看好,對手也都信心滿滿地撂話。西班牙的勞爾對席丹嗆聲、巴西的羅納度對席丹嗆聲,葡萄牙的菲戈也說要陪這位皇馬隊友踢最後一場球,席丹總是沒什麼吭聲,只默默將這幾位皇馬隊友一一踢回家去。

    終於踢到了冠軍戰、踢到了延長賽,經過七場高強度的比賽,球員們只能用意志力來支撐。延長賽下半場,包括席丹在內,雙方許多球員都不太跑得動了,沒有持球的時候顯然移動得意興闌珊。

    在比賽中,席丹一度因為與義大利後衛爭頂而倒地。他坐在地上,臉上帶著恬靜的微笑,對場邊的法國休息區示意自己的肩膀受了傷,召喚醫護人員進場。那一定很痛,不然他就可以自己走到場邊接受治療。他不是在爭取同情,因為他沒有對裁判說半句話。

    當時他的表情,是本屆賽會中,我所看到最迷人的表情,勝過所有進球的激動、獲勝的狂喜或者受傷的痛苦、敗戰的傷心。那是一種不怨天不尤人,帶著大將之風的恬淡笑容。

    我完全被這個表情折服。因此即便席丹在身心俱疲時頭槌馬特拉吉,我不能同意他的這個作法,但仍然是同情他的。

    頭槌事件在媒體高度關注下,也許會有進一步的發展,但應該不可能重賽,義大利奪冠的結果也不會改變。席丹有可能被沒收金球獎,無論如何也都洗刷不掉在生涯最終戰也是世足冠軍戰紅牌下場的污名。

    可其實,我偷偷覺得,席丹會因為這一個頭槌而成為真正的傳奇巨星。試想,如果沒有這一槌,席丹就算捧得金杯,也不過是成就了一段「普通的佳話」而已。可是,在冠軍戰、告別球員生涯前幾分鐘,因為紅牌下場,而且是非常罕見地頭槌對手,這可不是隨便可以見到的場景。隨後鬧出的真相調查風波,以及各方意見的爭論,都讓席丹和本屆賽事在冠軍戰落幕後保持了高度的話題性。

    就像許多人不曾親身目睹馬拉度納的黃金時代,但都聽說過他的「上帝之手」。可以想見,全球數十億足球迷和為數更多看熱鬧的速成球迷們,將會對此爭論不休好一陣子。席丹的紅牌,在每屆世足賽也都會被人重新提出來津津樂道一番,甚至在百年後,仍然會是世足的一大歷史事件。

    人們會永遠記住席丹。而我,一介看熱鬧的速成球迷,會永遠記住席丹因傷坐地時的微笑。

    21 July, 2006

    Sign & Seal - Give it a whirl


    Got a very interesting present from Jill. It's a creative stationery named " Sign & Seal-give it a whirl" from
  • Pylones


  • There are some words expressing the designer's main idea,

    " All work, no play... how boring is that? Bring a touch of whimsy to your desk with Sing & Seal, the pen-holding pinniped with perfect balance and a magnetic personality. "

    YA!!!

    " perfect balance and magnetic personality "

    Everyone should work hard and play much more hard.

    *^_^*

    19 July, 2006

    潘小俠影像展— akmei a tangozan: 蘭嶼記事 (1980-2005)



    潘小俠影像展

    akmei a tangozan: 蘭嶼記事(1980-2005)

    日期:2006/7/15~2006/7/27
    地點:華山文化園區 (Huashan Culture Park) 中2館A區 (果酒倉庫)
  • Huashan Culture Park

  • No. 1 Pate (Bade) Road Section 1, Taipei City.
    Opening Hours: 9:00 ~ 22:00 Tuesday ~ Sunday (closed on Mondays and
    national holidays)
    指導單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協辦單位:藝術家雜誌、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作品概述

    鬼頭刀魚是以飛魚為食的大型魚類,強悍而自由,蘭嶼原住民作家夏曼?藍波安曾用「宛如一尾雄性的鬼頭刀魚」(akmei a tangozan)這樣形容潘小俠;前輩攝影家張照堂也指潘小俠是「台灣攝影圈裡的鬼頭刀」,貼切地描繪出攝影家潘小俠是如何用既橫衝直撞,又悠然自在的態度斧刻他鏡頭下的蘭嶼:拿著火把戴上青蜂俠面具的小孩,面覆動物臉具的少年以及罩著鬼魔面具的驅惡靈男子;清晨裡睡在屋頂的男孩以及傍晚中孤單望海的女孩背影;行走中以及一個個站在鏡頭前盯視的達悟軀體……在潘小俠的鏡頭裡,這些意像冥冥中再現一種精靈與神氣,真實又奇幻,感傷且動人。

    25年來潘小俠數度造訪蘭嶼,從陌生到熟悉到被接受、被擁抱,這一段漫長坎坷的路程全轉化為作品背後強大的張力,使其跳脫平面與黑白的限制,呈現潘小俠自身的攝影風格與人生經驗。潘小俠曾在「夜巡」、「醉巡」、「艋舺」攝影系列以鏡頭探觸社會底層:流浪漢、茶室酒女、走唱藝人…,表達人性的矛盾與疏離;這回潘小俠要以其特有的憨勇與直覺,展現直率、真情、厚實的蘭嶼記事。

    17 July, 2006

    To a friend-

    你以為

    和你在一起的那個男人會對你百般容忍

    但是

    到頭來

    你對男人百般容忍

    女人的悲劇

    Sylvia Plath



    photo / www.tantmieux.squarespace.com/ sadi-ranson-pol...

    美國作家席薇亞.普拉絲 ( Sylvia Plath ) 在少女時代即發表詩作和短篇故事,頗受文壇矚目。Plath 戀父,怨恨母親,無奈又無法逃脫詩人丈夫泰德.休斯 ( Ted Hughes ) 的影子,於 1963年自縊身亡。《瓶中美人》(The Bell Jar) 是 Plath 唯一的小說作品,自傳性色彩濃厚。

    作家凱特.摩絲 ( Kate Moses ) 寫了另一本書《冬日將盡》( Wintering ),重建 Plath 自縊前心理的掙扎。 Plath 在自縊前努力維持心靈平衡,使自己充滿決心與希望,抵抗母親吞噬的愛,卻依然孤獨與憂傷。


    Moses 描述 Plath 與母親之間的關係,

    「她的母親感到羞愧—女兒的婚姻是恐怖的一團亂,又是通姦又是身體傷害,現在她卻趾高氣昂不屑眼前的大好機會,不願溫順偷偷溜走,不願緊緊攀附那個充滿愛與犧牲的家庭提供給她的窒息胸膛。

    以前,她為席薇亞的精神崩潰感到羞愧。

    要是她知道,席薇亞想殺的其實是母親,恐怕會更羞愧。

    席薇亞想殺掉那個嘮叨不休,無私無我的母親,還有那些總是評論她,挑她毛病的旁觀者。」


    Plath 面對死亡的慾望,

    「這滋味像慾望—聆聽自己,相信自己的直覺。

    以往,她也曾經這樣做過,每次的直覺都正確。

    你所愛的人會棄你而去—這是她這輩子不斷聽到的聲音,敲打在她血管與耳朵裡的節奏,這是她的恐懼,卻是事實。

    說來神奇,她就像個薩滿巫或者能預視未來的女祭司,她就是知道。」


    她就是知道......。只有作家自己知道。

    Drafts of Plath's "Stings" 詩作" Stings" 手稿







    photo / www.english.uiuc.edu/.../ plath/stingsdrafts.htm

    11 July, 2006

    中華傳播學會2006年會議程

    會議名稱:中華傳播學會2006年會

    會議日期:95年7月12日(三)、13日(四)、14日(五)

    會議地點:臺灣大學集思會議中心(台北市羅斯福路公館捷運2號出口往公館方向走2分鐘)

    會議主題:數位化時代的媒體生態、教育與倫理

    7月12日(三)

    0900-1015 (75m)
    1-A專題座談: 高等教育市場化與學術資本主義籠罩下台灣傳播教育與學術研究的發展與未來
    1-B論文發表:傳播史與媒介時間概念
    1-C論文發表:檢視數位時代之法律趨勢

    1030-1200 (90m)
    2-A專題座談:媒體、運動全球化與國族主義:從世界棒球經典賽 (World Baseball Classic) 談起
    2-B論文發表:數位化時代的新聞教育
    2-C專題座談:後新聞局時代的廣電政策:媒體改造的願景與實踐

    1300-1350 (50m)
    3大會主題演講:數位風華 典範轉移:談數位時代之產業及社會典範移轉

    1400-1540 (100m)
    4 2006中華傳播學會會員大會

    1600-1715 (75m)
    5-A工作坊:族群資料庫工作坊
    5-B論文發表:解讀閱聽人
    5-C論文發表:新聞與公共領域


    7月13日(四)

    0900-1015 (75m)
    1-A專題座談:數位化時代的傳播管理
    1-B論文發表:閱聽人與圖像解讀
    1-C論文發表:組織形象及公關

    1030-1200 (90m)
    2-A論文發表:閱聽人與政治參與
    2-B專題座談:全球化、區域化與本土化:兩岸三地之新聞傳播與媒體研究
    2-C論文發表:性別、文本、認同

    1300-1415 (75m)
    3-A論文發表:數位時代的政策與產業前景
    3-B專題座談:媒體集團與傳播生態變遷反思
    3-C論文發表:國際傳播與本地化

    1430-1545 (75m)
    4-A論文發表:傳播研究的趨勢與觀點
    4-B專題座談:媒體識讀教學實踐
    4-C論文發表:多頻道環境之媒體生態

    1600-1715 (75m)
    5-A論文發表:新聞工作者的特質與困境
    5-B論文發表:網路自我、交友、賦權
    5-C專題座談:社會運動語藝批評的本土實踐


    7月14日(五)

    0900-1015 (75m)
    1-A專題座談:兩岸傳播議題之探討 ─ 檢視兩岸消費者和閱聽人
    1-B論文發表:數位時代與公共媒體
    1-C論文發表:新聞人物及新聞事件的再現

    1030-1200 (90m)
    2-A專題座談:變遷市場下新聞專業之探討
    2-B論文發表:語藝、社會運動、部落格
    2-C論文發表:小團體、社區媒體、網路媒體

    1300-1415 (75m)
    3-A健康傳播專題:菸害防治傳播工作坊
    3-B論文發表:閱聽人研究典範的新趨勢
    3-C論文發表:媒體再現:貧窮與名人

    1430-1545 (75m)
    4-A健康傳播專題:健康傳播策略
    4-B影像傳播專題
    4-C論文發表:閱聽人、視覺媒體、傳播研究

    1600-1715 (75m)
    5-A國際傳播:台灣發聲
    5-B影像傳播專題
    5-C論文發表:階級、生活、文化消費

    【轉錄】為中研院應該成立藝術所說幾句話

    文 / 許博允
    民生報
    2006/07/06

    近日中研院新院長就任,讓我聯想起多年來一直深感遺憾的一件事。中研院是國家最高研究機關,不論科學、人文領域,代表的是最尖端、對國家發展最重要的項目,其所引領的知識,當然具有崇高價值與影響意義。然而,人文科別裡,除了文學、歷史、哲學、語言、考古、社會、人類等項目,迄今,藝術並未受到應有重視。當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每年遴選「口述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多的是藝術項目,其重要性可見一斑,但在國內,卻一直不能登學術殿堂,未予藝術應該的崇高地位。


    藝術不盡然是琴棋書畫,但即使只是琴棋書畫,在傳統士大夫觀念底下,也許仍只是風花雪月、餘興賞玩的「小藝」,只是禮樂射御書數的「小學」,非大學問也。但事實上,我想任何人都同意,埃及壁畫不僅是考古,也是繪畫;復活島的巨石不只是歷史遺跡,也是雕刻。最近平埔族巴宰海語只剩一位92歲老太太會說,全世界僅存一人,語言流失如此驚人,難道,藝術類別就沒有這種急迫性?


    以我最熟悉的音樂來說。薩滿民族的擴張與血緣關係,除了從宗教分析,「呼麥」是更明顯的一條線索。這種雙喉、三喉音唱法,分布整個蒙族,甚至傳至保加利亞。它的起源應該是阿爾泰山脈兩側,隨著蒙古族擴張而流布。呼麥保存最好的是蒙古共和國,蒙古只有270萬人口,中國境內的內蒙卻有超過300萬的蒙族,再加上俄國境內貝加爾湖四周,總計1000萬的蒙族,除了呼麥,其它音樂、舞蹈也多相通。血緣、民族,常因為戰爭、遷徙而斷裂,音樂、舞蹈卻可提供相當多線索。


    伊斯蘭教民族亦然。伊斯蘭民族分布整個西亞、中東二十多個國家,貫穿其間的,卻有一項最具代表的音樂「木卡姆」。這套曲式甚至與中國唐代音樂有所關連。從木卡姆音樂出發,可穿透現有的政治疆域,重新解釋民族、國族之間關係,這對紛爭頻仍的人類社會,難道不具意義嗎?


    中國文人社會一向重視有形的,忽略無形的。崑劇被提舉為文化遺產,海內外文人大聲頌揚湯顯祖,為何就沒人提到音樂改良者魏良輔?《牡丹亭》文學研究汗牛充棟,為何中國聲腔演變迄今沒有大學問家出現?


    我們再不重視藝術,不重視迄今被忽略的音樂、舞蹈、建築、美術,隨著全球化、商業化,西方勢力、流行文化大舉入侵,文化面貌更加無所辨識,人民將無所依歸,價值流離失所,文化精髓也將一去不返。


    懇請中研院認真思考成立藝術所的必要性,讓藝術除了是人民百姓最貼近的精神享受之外,也能從建立學術地位,建立其崇高性,讓藝術代表人類文化精髓的意義更加彰顯。

    BBC- The world this week 10 July-16 July

    MONDAY 10 JULY
    Kosovo trial:
    Former Serb President Milan Milutinovic and five other former officials go on trial before a UN court accused of war crimes in Kosovo in 1999.
    前賽爾維亞總統 Milan Milutinovic 與五位前官員,於聯合國法庭面對1999年科索沃(Kosovo)戰爭的審判。

    Saddam defence:
    The trial of former Iraqi leader Saddam Hussein and seven co-defendants resumes in Baghdad, with the defence expected to sum up its case.
    伊拉克前領導人 Saddam Hussein 及七位共同被告的審判將於巴格達 (Baghdad)再次展開。

    Migration talks:
    Ministers from African and European nations meet for a conference on mig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Rabat, Morocco.
    非洲和歐洲國家首長於摩洛哥(Morocco)首都拉巴特(Rabat),就移民和發展問題舉行會議。


    TUESDAY 11 JULY
    Russian opposition:
    Opposition politicians and NGOs hold a two-day "Other Russia" conference in Moscow ahead of the G8 summit meeting in St Petersburg. Kremlin officials have reportedly urged Western governments not to send representatives.
    俄國反對派政治人物和部份非政府組織(NGOs)在G8高峰會舉行前,於莫斯科(Moscow)舉辦為期兩天,名為 “ Other Russia”的論壇。克里姆林宮(Kremlin officials)發表聲明要求西方國家政府不要派議員前往參與。

    UN united:
    UN Secretary General Kofi Annan and Germany's Chancellor Angela Merkel attend the opening of a new UN "campus" in Bonn, bringing together several UN organisations on the same site.


    Srebrenica remembered:
    The families of nearly 8,000 Muslim men and boys killed by Bosnian Serb forces in Srebrenica mark the 11th anniversary of the massacre and bury newly identified bodies. UN chief prosecutor Carla del Ponte will attend.
    聯合國首席檢察官 Carla del Ponte 將出席 Srebrenica 遭種族屠殺11週年紀念會。1995年,位波赫東部的 Srebrenicau 有將近8,000 名穆斯林成年男性與小孩遭賽爾維亞軍隊計畫性屠殺。



    WEDNESDAY 12 JULY
    Microsoft ruling:
    The European Union is due to decide what action to take against computer software giant Microsoft for anti-competitive practices.

    Rebel talks:
    The Ugandan government and Lords Resistance Army rebels are scheduled to start peace talks in the southern Sudanese town of Juba. The negotiations are seen as northern Uganda's best chance for peace in years.

    Independence day:
    The tiny Principality of Liechtenstein - population 34,000 in 2003 - celebrates 200 years of independence. Perched in the Alps between Austria and Switzerland, it covers only 160 sq km (61.8 sq miles).


    THURSDAY 13 JULY
    Pipeline launch:
    The Baku-Tbilisi-Ceyhan (BTC) pipeline is officially inaugurated. It will carry oil and gas 1,600km (1,000 miles) from the Caspian Sea in Azerbaijan across Georgia to the Turkish port of Ceyhan on the Mediterranean.

    Shakespeare's finest:
    A rare first folio edition of William Shakespeare's plays is expected to be sold at Sotheby's auction house in London. The edition,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 English literature, may fetch more than £3m ($5.5m).
    Merkel at home to Bush: US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visits Chancellor Angela Merkel's parliamentary district in Stralsund, northeastern Germany.


    FRIDAY 14 JULY
    Bush meets Putin:
    Mr Bush and Russian President Vladimir Putin hold a bilateral meeting on the eve of the G8 summit in St Petersburg.

    War crimes trial:
    The trial is due to start at the UN tribunal in The Hague of seven former Bosnian Serb officers charged with war crimes over the 1995 Srebrenica massacre.

    Bastille Day:
    French President Jacques Chirac marks the national holiday, commemorating the 1789 French Revolution, with an annual televised interview.


    SATURDAY 15 JULY
    Russia debut:
    The leaders of the G8 group of nations - Canada, France, Germany, Italy, Japan, Russia, UK and the US - meet in St Petersburg. It is the first time Russia, which holds the presidency for 2006, is hosting the summit.

    Techno tunes:
    The techno music festival Love Parade returns to Berlin after a two-year break. The event, which started as a small party in 1989, now attracts up to a million people.


    SUNDAY 16 JULY
    Space trip:
    The space shuttle Discovery is scheduled to return to the Kennedy Space Center after spending about eight days dock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Crew members Mike Fossum and British-born Piers Sellers plan to carry out two or three space walks.


    This guide to the week ahead is not intended as an exhaustive list, and the events noted may be cancelled or postponed.

    07 July, 2006

    【轉錄】德國再見


    AFP PHOTO / ROBERTO SCHMIDT
    文 / 陳玉慧

    德國輸了,球迷哭了,不可思議,且是在最後二分鐘。當時,已看不到士氣了,只覺得大家在等射十一米。整個德國靜悄悄,沒有聲音,陷入沉默。德國人從此又變成壓抑的德國人,這幾週的活潑熱情,都消失了。

    怪只怪克羅斯(Klose)鐵頭王子的頭不管用,大半場都在睡覺,波多斯基(Podolski)呢,好像在跑步練習,巴拉克(Ballack)怎麼說呢,他恐怕還沒搞清楚這是怎麼回事,士氣不見了,就是不見了,沒有非贏不可的決心,只有艱難地防守,羅東(Odonkor)多比較活,也快,但太晚才上場,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

    怪只怪菲令斯(Frings),他千不該萬不該前幾天伸手打人,被判禁賽,他沒來大家才發現他其實很重要,不,他太重要了,就因為他不能參賽。

    教練克利斯曼(Klinsmann)要捲舖蓋了,明天起批評將接踵而來,還是貝根鮑華()聰明,他要結婚就在十天前結了,要是等到輸球才結婚,那肯定難看,克利斯曼,克利斯曼,沒有魔咒,沒有招數,德國教練真是不好當。還是義大利教頭高招,第二場延長賽才送上二個射手,讓德國措手不及,義大利教頭看到德國中衛防守疲了,不疲也才怪,都堅守了一百廿分鐘。

    德國隊在今年三月在米蘭以四比一輸給義大利隊,原班人馬,這三個多月以來,德國隊稍有進步,但還是不夠。德國從來沒有在世足賽上贏過義大利,從來沒有,民族性的問題,義大利人的靈活比德國人的嚴謹吃香,且義大利人又比拉丁美洲人有章法,德國隊尚未從三月輸球的餘悸中醒過來,沒有,德國還沒醒來,德國還陶醉在對瑞典和阿根廷的勝利裡。

    不錯了,能踼出四強,讓德國舉國狂歡這麼久,這是一種說法。唉,德國人就是不適合踼足球,太死板了,老是一個踼法,人家馬上都看穿了,這是另一種說法。

    德國人的足球熱提早結束,再見了,德國,德國再見。

    01 July, 2006

    總有一天我會被焦慮給殺死 I'll be killed by anxiety one day

    總有一天我會被焦慮給殺死。

    Anais Nin的文字描寫的貼切,「你突然覺得前述所有的悲劇都要發生了,」



    你的愛人剛摸過你,你正走在夏日午後,沒什麼特別的事情在等著你,你也沒得到什麼悲慘的疾病,也沒有什麼親愛的人剛好去世。

    眼前沒有敵人,也沒有悲劇;沒有醫院,也見不到墓地.........什麼都沒有.........。

    但你過街時突然颳起一陣風,飛沙走石。

    雖然也沒吹到你臉上,但你突然覺得前述所有悲劇都要發生了。

    你突然覺得無名的焦慮,心臟緊縮。

    靈魂被刺的恐懼,看不見的戲劇.........,

    焦慮是女人心裡無聲的尖叫,是噩夢。


    By Anais Nin (1903-1977)

    沒有這個女人的位置 There's no space for this woman

    女人覺得很無聊。

    她以為男人正在偷腥,享受著肉體和紅酒帶來的歡愉。

    女人打了通電話給男人,提醒他一些瑣事。透過電話,她聽到背景音是男人固定收看的新聞頻道節目廣告。忽然間,男人簡訊提示音響起。

    是誰呢?誰也同她知道,此時半夜三點,男人未就寢。

    或許是那個某某吧!另一個新出現在男人送件匣的名字。男人上幾封發出的訊息,給一個新出現的名字,內容大致分別是,「想妳」,「妳今天穿著有點偏紅,不過大致上還好」,「我今天會去,妳也會去嗎?」。剛剛響起的訊息提示音,或許就是這個誰。

    二個小時候,男人發了封簡訊道晚安,同時也抱怨了自己的偏頭痛。女人知道,男人此時獨處,虛弱,狼狽。

    女人總是知道男人何時虛弱又狼狽。如同母親,知道兒子回家時刻的心情。

    男人視一個個新出現的名字為情人,視女人為母親。

    女人,深深厭惡著那些成為母親的女人們;但女人,也無法成為流動的新名字。

    29 June, 2006

    乘噴射機離去

    乘噴射機離去
    詞:夏宇 曲:陳珊妮

    總會遇見這麼一個人的有一天
    隔鄰的桌子 陰暗的小酒館
    陌生的語言當中
    筆直的對角線 分別屬於
    完全相反的象限 有這麼
    一個人 放下行囊 耐心的
    用餐巾折疊船隻
    和女人 非常之
    精緻無聊的餐巾
    這樣一個人
    和我
    沒有任何明顯的理由
    在同一個屋子裡
    傾斜的影子遠遠的
    守著 在偶然的移動間
    會合 落在一個
    羅馬尼亞人的皮鞋上
    羅馬尼亞人的鬍髭似雪
    革命後的第三場雪
    如此不夠 遠處
    遊行的行列走過
    七隻鼓錘興奮激昂的
    斷裂 何人縫製的鼓
    春天裡那樣強烈
    可怖的貞節 啊蜻蜓 蜻蜓
    飛了出去 舞者走進來
    無話可說的人繼續喝茶
    黃昏裡一聲歎息 沿著
    溫暖的空氣傳遞
    應該是無意的 但也不妨
    一些了解一些
    能量不滅 遇見這個人
    會的
    總有一天
    可能
    非常可能
    在彼此憂患的眼睛裡
    善意的略過 無法
    多做什麼
    四下突然安靜 唯剩一支
    通俗明白的歌
    〔乘噴射機離去〕
    哼著哼著
    想讓自己隨意的悲傷
    在淺薄的歌詞裡
    得到教訓
    你知道有一張郵票
    自從離開集郵冊
    就再也不曾
    回去 有一個蓋子
    遺棄了他的鍋
    我想把你的地址寫在沙灘上
    把你留在我的睡袋裡
    在睡前玩一遍
    填字遊戲
    藏匿你 在我的書包裡
    連同一本新編好的詩集
    連同我的登山鞋
    望遠鏡和
    潛水艇
    我對世界
    最初的期待
    我祕密的愛
    當所有的花都遺忘了你睡著的臉
    星群在我等速飛行時驚呼墜落
    最後的足跡被混淆消滅
    風把書本吹開
    第八頁第9行
    〔事情就是這樣決定了〕
    決定了
    句點下面
    淺淺的西瓜漬 西瓜生長
    在沙地裡 在最炎熱時
    成熟爆裂 如同你曾經
    之於我 如同水壺
    在爐火中噗噗
    燒開 是的 這麼
    一個人 有一天 忽然
    我完全明白 和他
    我們在各自的
    不同的象限裡
    孤單的
    無限的 擴大
    衰老 死掉
    永遠永遠
    不能夠
    交會
    沮喪的中國女子散步回來
    坐在窗前練習
    法文會話:〔這是一匹馬呢或是這是一頂草帽?〕
    這是一枚砲彈
    砲彈在黎巴嫩落下
    激烈的改革者溫馴的
    回家吃晚飯
    等邊三角形切過
    圓的時候
    雞和兔子不明白
    為什麼牠們會在同一個
    籠子裡:
    〔而且,郵局在銀行的對面
    在醫院的左邊
    河水在橋下流過
    人在橋上走〕
    我們是否可以放任自己
    在會話裡
    在銀行的對面
    在橋上走
    或者
    乘噴射機
    離去
    回到開始
    陰暗的小酒館
    陌生的語言
    羅馬尼亞人
    遊行行列
    會的
    總有一天
    完全可能
    有人讀到這裡
    有人會問我:
    〔你是鼓還是鼓錘〕
    唉那是愚笨的問題
    而且那不是我的意思
    我只想說我可能遇到一個
    一開始我是誠心誠意的
    而且是悲傷的
    但後來事情有了變化
    事情
    總有一些
    變化
    有一天
    可能
    非常可能

    28 June, 2006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整理舊資料的時候,翻出沈爸印的文章 "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Jobs says"。這篇文章是2005年蘋果電腦(Apple Computer)執行長Steve Jobs給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畢業生的一篇演講文。通篇文章用三個故事闡述他對人生的體驗,文章結尾,以"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飢,虛心若愚」與畢業生共勉。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Jobs says

    This is the text of the Commencement address by Steve Jobs, CEO of Apple Computer and of Pixar Animation Studios, delivered on June 12, 2005.

    I am honored to be with you today at your commencement from one of the finest universities in the world. I never graduated from college. Truth be told, this is the closest I've ever gotten to a college graduation. Today I want to tell you three stories from my life. That's it. No big deal. Just three stories.

    今天,有榮幸來到各位從世界上最好的學校之一畢業的畢業典禮上。我從來沒從大學畢業。說實話,這是我離大學畢業最近的一刻。今天,我只說三個故事,不談大道理,三個故事就好。

    The first story is about connecting the dots.

    I dropped out of Reed College after the first 6 months, but then stayed around as a drop-in for another 18 months or so before I really quit. So why did I drop out?

    It started before I was born. My biological mother was a young, unwed college graduate student, and she decided to put me up for adoption. She felt very strongly that I should be adopted by college graduates, so everything was all set for me to be adopted at birth by a lawyer and his wife. Except that when I popped out they decided at the last minute that they really wanted a girl. So my parents, who were on a waiting list, got a call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asking: "We have an unexpected baby boy; do you want him?" They said: "Of course." My biological mother later found out that my mother had never graduated from college and that my father had never graduated from high school. She refused to sign the final adoption papers. She only relented a few months later when my parents promised that I would someday go to college.

    And 17 years later I did go to college. But I naively chose a college that was almost as expensive as Stanford, and all of my working-class parents' savings were being spent on my college tuition. After six months, I couldn't see the value in it. I had no idea what I wanted to do with my life and no idea how college was going to help me figure it out. And here I was spending all of the money my parents had saved their entire life. So I decided to drop out and trust that it would all work out OK. It was pretty scary at the time, but looking back it was one of the best decisions I ever made. The minute I dropped out I could stop taking the required classes that didn't interest me, and begin dropping in on the ones that looked interesting.

    It wasn't all romantic. I didn't have a dorm room, so I slept on the floor in friends' rooms, I returned coke bottles for the 5¢ deposits to buy food with, and I would walk the 7 miles across town every Sunday night to get one good meal a week at the Hare Krishna temple. I loved it. And much of what I stumbled into by following my curiosity and intuition turned out to be priceless later on. Let me give you one example:

    Reed College at that time offered perhaps the best calligraphy instruction in the country. Throughout the campus every poster, every label on every drawer, was beautifully hand calligraphed. Because I had dropped out and didn't have to take the normal classes, I decided to take a calligraphy class to learn how to do this. I learned about serif and san serif typefaces, about varying the amount of space between different letter combinations, about what makes great typography great. It was beautiful, historical, artistically subtle in a way that science can't capture, and I found it fascinating.

    None of this had even a hope of any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my life. But ten years later, when we were designing the first Macintosh computer, it all came back to me. And we designed it all into the Mac. It was the first computer with beautiful typography. If I had never dropped in on that single course in college, the Mac would have never had multiple typefaces or proportionally spaced fonts. And since Windows just copied the Mac, its likely that no personal computer would have them. If I had never dropped out, I would have never dropped in on this calligraphy class, and personal computers might not have the wonderful typography that they do. Of course it was impossible to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when I was in college. But it was very, very clear looking backwards ten years later.

    Again,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You have to trust in something — your gut, destiny, life, karma, whatever. This approach has never let me down, and i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in my life.

    第一個故事,是關於人生中的點點滴滴怎麼串連在一起。

    我在里德學院(Reed college)待了六個月就辦休學了。到我退學前,一共休學了十八個月。那麼,我為什麼休學?

    這得從我出生前講起。我的親生母親當時是個研究生,年輕未婚媽媽,她決定讓別人收養我。她強烈覺得應該讓有大學畢業的人收養我,所以我出生時,她就準備讓我被一對律師夫婦收養。但是這對夫妻到了最後一刻反悔了,他們想收養女孩。所以在等待收養名單上的一對夫妻,我的養父母,在一天半夜裡接到一通電話,問他們「有一名意外出生的男孩,你們要認養他嗎?」而他們的回答是「當然要」。後來,我的生母發現,我現在的媽媽從來沒有大學畢業,我現在的爸爸則連高中畢業也沒有。她拒絕在認養文件上做最後簽字。直到幾個月後,我的養父母同意將來一定會讓我上大學,她才軟化態度。

    十七年後,我上大學了。但是當時我無知選了一所學費幾乎跟史丹佛一樣貴的大學,我那工人階級的父母所有積蓄都花在我的學費上。六個月後,我看不出唸這個書的價值何在。那時候,我不知道這輩子要幹什麼,也不知道唸大學能對我有什麼幫助,而且我為了唸這個書,花光了我父母這輩子的所有積蓄,所以我決定休學,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當時這個決定看來相當可怕,可是現在看來,那是我這輩子做過最好的決定之一。當我休學之後,我再也不用上我沒興趣的必修課,把時間拿去聽那些我有興趣的課。

    這一點也不浪漫。我沒有宿舍,所以我睡在友人家裡的地板上,靠著回收可樂空罐的五先令退費買吃的,每個星期天晚上得走七哩的路繞過大半個鎮去印度教的Hare Krishna神廟吃頓好料。我喜歡Hare Krishna神廟的好料。追尋我的好奇與直覺,我所駐足的大部分事物,後來看來都成了無價之寶。舉例來說:當時里德學院有著大概是全國最好的英文書法指導。在整個校園內的每一張海報上,每個抽屜的標籤上,都是美麗的手寫字。因為我休學了,可以不照正常選課程序來,所以我跑去學書法。我學了serif與san serif字體,學到在不同字母組合間變更字間距,學到活版印刷偉大的地方。書法的美好、歷史感與藝術感是科學所無法捕捉的,我覺得那很迷人。

    我沒預期過學的這些東西能在我生活中起些什麼實際作用,不過十年後,當我在設計第一台麥金塔時,我想起了當時所學的東西,所以把這些東西都設計進了麥金塔裡,這是第一台能印刷出漂亮東西的電腦。如果我沒沉溺於那樣一門課裡,麥金塔可能就不會有多重字體跟變間距字體了。又因為Windows抄襲了麥金塔的使用方式,如果當年我沒這樣做,大概世界上所有的個人電腦都不會有這些東西,印不出現在我們看到的漂亮的字來了。當然,當我還在大學裡時,不可能把這些點點滴滴預先串在一起,但是這在十年後回顧,就顯得非常清楚。

    我再說一次,你不能預先把點點滴滴串在一起;唯有未來回顧時,你才會明白那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所以你得相信,你現在所體會的東西,將來多少會連接在一塊。你得信任某個東西,直覺也好,命運也好,生命也好。這種作法從來沒讓我失望,也讓我的人生整個不同起來。

    My second story is about love and loss.

    I was lucky — I found what I loved to do early in life. Woz and I started Apple in my parents garage when I was 20. We worked hard, and in 10 years Apple had grown from just the two of us in a garage into a $2 billion company with over 4000 employees. We had just released our finest creation — the Macintosh — a year earlier, and I had just turned 30. And then I got fired. How can you get fired from a company you started? Well, as Apple grew we hired someone who I thought was very talented to run the company with me, and for the first year or so things went well. But then our visions of the future began to diverge and eventually we had a falling out. When we did, our Board of Directors sided with him. So at 30 I was out. And very publicly out. What had been the focus of my entire adult life was gone, and it was devastating.

    I really didn't know what to do for a few months. I felt that I had let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of entrepreneurs down - that I had dropped the baton as it was being passed to me. I met with David Packard and Bob Noyce and tried to apologize for screwing up so badly. I was a very public failure, and I even thought about running away from the valley. But something slowly began to dawn on me — I still loved what I did. The turn of events at Apple had not changed that one bit. I had been rejected, but I was still in love. And so I decided to start over.

    I didn't see it then, but it turned out that getting fired from Apple was the best thing that could have ever happened to me. The heaviness of being successful was replaced by the lightness of being a beginner again, less sure about everything. It freed me to enter one of the most creative periods of my life.

    During the next five years, I started a company named NeXT, another company named Pixar, and fell in love with an amazing woman who would become my wife. Pixar went on to create the worlds first computer animated feature film, Toy Story, and is now the most successful animation studio in the world. In a remarkable turn of events, Apple bought NeXT, I returned to Apple, and the technology we developed at NeXT is at the heart of Apple's current renaissance. And Laurene and I have a wonderful family together.

    I'm pretty sure none of this would have happened if I hadn't been fired from Apple. It was awful tasting medicine, but I guess the patient needed it. Sometimes life hits you in the head with a brick. Don't lose faith. I'm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thing that kept me going was that I loved what I did.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And that is as true for your work as it is for your lovers. Your work is going to fill a large part of your life, and the only way to be truly satisfied is to do what you believe is great work.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 keep looking. Don't settle. As with all matters of the heart, you'll know when you find it. And, like any great relationship, it just gets better and better as the years roll on. So keep looking until you find it. Don't settle.

    我的第二個故事,有關愛與失去。

    我好運-年輕時就發現自己愛做什麼事。我二十歲時,跟Steve Wozniak在我爸媽的車庫裡開始了蘋果電腦的事業。我們拼命工作,蘋果電腦在十年間從一間車庫裡的兩個小夥子擴展成了一家員工超過四千人、市價二十億美金的公司,在那之前一年推出了我們最棒的作品-麥金塔,而我才剛邁入人生的第三十個年頭,然後被炒魷魚。要怎麼讓自己創辦的公司炒自己魷魚?好吧,當蘋果電腦成長後,我請了一個我以為他在經營公司上很有才幹的傢伙來,他在頭幾年也確實幹得不錯。可是我們對未來的願景不同,最後只好分道揚鑣,董事會站在他那邊,炒了我魷魚,公開把我請了出去。曾經是我整個成年生活重心的東西不見了,令我不知所措。

    有幾個月,我實在不知道要幹什麼好。我覺得我令企業界的前輩們失望-我把他們交給我的接力棒弄丟了。我見了創辦HP的David Packard跟創辦Intel的Bob Noyce,跟他們說我很抱歉把事情搞砸了。我成了公眾的非常負面示範,我甚至想要離開矽谷。但是漸漸的,我發現,我還是喜愛著我做過的事情,在蘋果的日子經歷的事件沒有絲毫改變我愛做的事。我被否定了,可是我還是愛做那些事情,所以我決定從頭來過。

    當時我沒發現,但是現在看來,被蘋果電腦開除,是我所經歷過最好的事情。成功的沉重被從頭來過的輕鬆所取代,每件事情都不那麼確定,讓我自由進入這輩子最有創意的年代。

    接下來五年,我開了一家叫做NeXT的公司,又開一家叫做Pixar的公司,也跟後來的老婆談起了戀愛。Pixar接著製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全電腦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現在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動畫製作公司。然後,蘋果電腦買下了NeXT,我回到了蘋果,我們在NeXT發展的技術成了蘋果電腦後來復興的核心。我也有了個美妙的家庭。

    我很確定,如果當年蘋果電腦沒開除我,就不會發生這些事情。這帖藥很苦口,可是我想蘋果電腦這個病人需要這帖藥。有時候,人生會用磚頭打你的頭。不要喪失信心。我確信,我愛我所做的事情,這就是這些年來讓我繼續走下去的唯一理由。你得找出你愛的,工作上是如此,對情人也是如此。你的工作將填滿你的一大塊人生,唯一獲得真正滿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信是偉大的工作,而唯一做偉大工作的方法是愛你所做的事。如果你還沒找到這些事,繼續找,別停頓。盡你全心全力,你知道你一定會找到。而且,如同任何偉大的關係,事情只會隨著時間愈來愈好。所以,在你找到之前,繼續找,別停頓。

    My third story is about death.

    When I was 17, I read a quote that went something like: "If you live each day as if it was your last, someday you'll most certainly be right." It made an impression on me, and since then, for the past 33 years, I have looked in the mirror every morning and asked myself: "If today were the last day of my life, would I want to do what I am about to do today?" And whenever the answer has been "No" for too many days in a row, I know I need to change something.

    Remembering that I'll be dead so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ol I've ever encountered to help me make the big choices in life. Because almost everything — all external expectations, all pride, all fear of embarrassment or failure - these things just fall away in the face of death, leaving only what is truly important. Remembering that you are going to die is the best way I know to avoid the trap of thinking you have something to lose. You are already naked. There is no reason not to follow your heart.

    About a year ago I was diagnosed with cancer. I had a scan at 7:30 in the morning, and it clearly showed a tumor on my pancreas. I didn't even know what a pancreas was. The doctors told me this was almost certainly a type of cancer that is incurable, and that I should expect to live no longer than three to six months. My doctor advised me to go home and get my affairs in order, which is doctor's code for prepare to die. It means to try to tell your kids everything you thought you'd have the next 10 years to tell them in just a few months. It means to make sure everything is buttoned up so that it will be as easy as possible for your family. It means to say your goodbyes.

    I lived with that diagnosis all day. Later that evening I had a biopsy, where they stuck an endoscope down my throat, through my stomach and into my intestines, put a needle into my pancreas and got a few cells from the tumor. I was sedated, but my wife, who was there, told me that when they viewed the cells under a microscope the doctors started crying because it turned out to be a very rare form of pancreatic cancer that is curable with surgery. I had the surgery and I'm fine now.

    This was the closest I've been to facing death, and I hope its the closest I get for a few more decades. Having lived through it, I can now say this to you with a bit more certainty than when death was a useful but purely intellectual concept:

    No one wants to die. Even people who want to go to heaven don't want to die to get there. And yet death is the destination we all share. No one has ever escaped it. And that is as it should be, because Death is very likely the single best invention of Life. It is Life's change agent. It clears out the old to make way for the new. Right now the new is you, but someday not too long from now, you will gradually become the old and be cleared away. Sorry to be so dramatic, but it is quite true.

    我的第三個故事,關於死亡。

    當我十七歲時,我讀到一則格言,好像是「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就會輕鬆自在。」這對我影響深遠,在過去33年裡,我每天早上都會照鏡子,自問:「如果今天是此生最後一日,我今天要幹些什麼?」每當我連續太多天都得到一個「沒事做」的答案時,我就知道我必須有所變革了。

    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中下重大決定時,所用過最重要的工具。因為幾乎每件事-所有外界期望、所有名譽、所有對困窘或失敗的恐懼-在面對死亡時,都消失了,只有最重要的東西才會留下。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所知避免掉入自己有東西要失去了的陷阱裡最好的方法。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什麼道理不順心而為。

    一年前,我被診斷出癌症。我在早上七點半作斷層掃描,在胰臟清楚出現一個腫瘤,我連胰臟是什麼都不知道。醫生告訴我,那幾乎可以確定是一種不治之症,我大概活不到三到六個月了。醫生建議我回家,好好跟親人們聚一聚,這是醫生對臨終病人的標準建議。那代表你得試著在幾個月內把你將來十年想跟小孩講的話講完。那代表你得把每件事情搞定,家人才會盡量輕鬆。那代表你得跟人說再見了。

    我整天想著那個診斷結果,那天晚上做了一次切片,從喉嚨伸入一個內視鏡,從胃進腸子,插了根針進胰臟,取了一些腫瘤細胞出來。我打了鎮靜劑,不醒人事,但是我老婆在場。她後來跟我說,當醫生們用顯微鏡看過那些細胞後,他們都哭了,因為那是非常少見的一種胰臟癌,可以用手術治好。所以我接受了手術,康復了。

    這是我最接近死亡的時候,我希望那會繼續是未來幾十年內最接近的一次。經歷此事後,我可以比之前死亡只是抽象概念時要更肯定告訴你們下面這些:

    沒有人想死。即使那些想上天堂的人,也想活著上天堂。但是死亡是我們共有的目的地,沒有人逃得過。這是註定的,因為死亡簡直就是生命中最棒的發明,是生命變化的媒介,送走老人們,給新生代留下空間。現在你們是新生代,但是不久的將來,你們也會逐漸變老,被送出人生的舞台。抱歉講得這麼戲劇化,但是這是真的。

    Your time is limited, so don't waste it living someone else's life. Don't be trapped by dogma — which is living with the results of other people's thinking. Don't let the noise of others' opinions drown out your own inner voice. And most important,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 Everything else is secondary.

    你們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生活裡。不要被信條所惑-盲從信條就是活在別人思考結果裡。不要讓別人的意見淹沒了你內在的心聲。最重要的,擁有跟隨內心與直覺的勇氣,你的內心與直覺多少已經知道你真正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When I was young, there was an amazing publication called The Whole Earth Catalog, which was one of the bibles of my generation. It was created by a fellow named Stewart Brand not far from here in Menlo Park, and he brought it to life with his poetic touch. This was in the late 1960's, before personal computers and desktop publishing, so it was all made with typewriters, scissors, and polaroid cameras. It was sort of like Google in paperback form, 35 years before Google came along: it was idealistic, and overflowing with neat tools and great notions.

    Stewart and his team put out several issues of The Whole Earth Catalog, and then when it had run its course, they put out a final issue. It was the mid-1970s, and I was your age. On the back cover of their final issue was a photograph of an early morning country road, the kind you might find yourself hitchhiking on if you were so adventurous. Beneath it were the words: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It was their farewell message as they signed off.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And I have always wished that for myself. And now, as you graduate to begin anew, I wish that for you.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Thank you all very much.

    在我年輕時,有本神奇的雜誌叫做Whole Earth Catalog,當年我們很迷這本雜誌。那是一位住在離這不遠的Menlo Park的Stewart Brand發行的,他把雜誌辦得很有詩意。那是1960年代末期,個人電腦跟桌上出版還沒發明,所有內容都是打字機、剪刀跟拍立得相機做出來的。雜誌內容有點像印在紙上的Google,在Google出現之前35年就有了:理想化,充滿新奇工具與神奇的註記。

    Stewart跟他的出版團隊出了好幾期Whole Earth Catalog,然後出了停刊號。當時是1970年代中期,我正是你們現在這個年齡的時候。在停刊號的封底,有張早晨鄉間小路的照片,那種你去爬山時會經過的鄉間小路。在照片下有行小字: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那是他們親筆寫下的告別訊息,我總是以此自許。當你們畢業,展開新生活,我也以此期許你們。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23 June, 2006

    【轉錄】「文化抵抗與勞動」對話錄

    第二場 6/24(六)PM3:00 舒詩偉vs.楊祖珺:【WTO,旱地與台灣農民】
    兩個「外省人」,一男一女,中年的行動者,如何在全球化抗爭中,
    用雙腳走進農村…,參與農民抗爭事件。

    各位熱愛思考與實踐的朋友:
    我是鍾喬。值此社運與文化行動漸有聯結契機之際。我們安排了一系列的講座,目的無非更深觸動文化與行動的聚焦。
    本週六,久未在社運江湖露臉的阿偉與祖珺有一場別開生面的對話。請各位一定來參加,延續上回金寶於與陳信行對話的盛!

    鍾喬 敬邀


    勞動歌舞劇文化講座系列---【文化抵抗與勞動】對話錄

    主辦:差事劇團
    贊助: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地點:差事小劇場(台北市和平東路二段18巷9-10號B1)
    報名專線:02-23645124
    活動訊息:
  • http://www.crossborder.org.tw



  • 文化能作為一種具行動力的改造方針嗎?
    又或者,文化是在自身的表現中,展開與社會的對話關係呢?
    這是當前以文化或論述期待對世界有所回應的人們,共同的苦思和煩惱。
    在台灣或東亞的領域中,文化行動已經在實質意義上,
    須與被壓抑的歷史記憶或被排除的現實,展開一場思惟或實踐上的搏鬥。
    恰是基於這樣的省思,舉辦了系列的對話性講座。
    邀請前來對話的人,都是各領域中,將專業學習付諸實際社會行動的人。



    第一場2006/5/20(六)PM3:00
    金寶瑜vs.陳信行:【全球化與資本主義的危機】
    誰說全球化沒有危機…。問題是,危機到來之前,包括兩岸在內的東亞勞動人權,
    如何形成抗爭的共同體。

    第二場2006/6/24(六)PM3:00
    舒詩偉vs.楊祖珺:【WTO,旱地與台灣農民】
    兩個「外省人」,一男一女,中年的行動者,如何在全球化抗爭中,
    用雙腳走進農村…,參與農民抗爭事件。

    笫三場2006/7/1(六)PM3:00
    吳靜如vs.陳柏偉:【外勞,本勞,勞動文化創造】
    經由影像、詩歌創作、勞動音樂探索勞動文化與工人鬥爭的連結關係…。

    第四場2006/7/8(六)PM3:00
    鍾秀梅vs.黃德北:【文化抵抗與社會運動】
    經由「白米炸彈客」的聲援行動,反思新社會運動與文化抵抗的創意連結關係…。

    第五場2006/7/15(六)PM3:00
    王墨林vs.徐蘭香:【身體,生態與土地】
    肉身,在現實的搏困中,如何以身體的美學和一雙踩在大地上的女人的腳,
    激盪批判性的對話。

    20 June, 2006

    【轉錄】為什麼炒拉法葉佣金案,答案是因為郝龍斌


    文 / 陳玉慧

    民進黨立委徐國勇和賴清德宣稱手上有一份拉法葉案佣金資料,從他們所透露的消息來看,所謂資料是兩年前的舊聞,也就是二○○四年五月三日,瑞士聯邦法院針對瑞士是否在拉艦佣金案上提供台灣司法合作,所作成的判決文;該判決內容早已見諸報端。

    徐、賴很可能對此判決文有所誤解。該判決文的起因是,瑞士更早之前凍結了汪傳浦及家人等大筆款項及其保險箱,而檢察官貝候丹與我特調小組成員會面,甚至遞交台灣當局的司法合作申請,汪傳浦透過律師向瑞士法院提出抗告,瑞士聯邦法院則針對是否提供司法合作作出判決。

    該判決書中確實提到雷學明、王琴生、康士淳、姚能君和程志波等人涉嫌收受汪傳浦佣金,但這些內容是根據台灣提供的資料,並非瑞士法院自己的調查,瑞方只是把台灣的說法列入,以做為是否提供司法合作的依據。徐、賴兩位立委以為白紙黑字的法文寫著雷學明等人的相關內容,就以為法院判定他們犯罪;另外,判決書上並沒有提到郝柏村的名字。

    事實上,汪傳浦被凍結的金額並非外界所說的五億加二千萬美元(約合台幣一百六十六億元),而是五億加四億共九億美元(約合台幣三百億元),帳號不是四十二個,而是四十五個,這些都與徐、賴兩位立委的資料不同;至於汪傳浦的洗錢公司,徐、賴漏掉了兩家,一是Buleverd,另一家則是Luxmore。

    判決書中也提到巴黎法官范倫貝克的說法,范認為汪傳浦的大筆款項是由湯姆笙公司匯入。瑞方因此認為汪的帳戶極可能涉及佣金,且汪家又提不出證據證明該款項的合法來源,在我方擔保不會讓汪被執行死刑後,同意了此項司法合作,並把汪傳浦保險箱資料交給我方。

    我國特調小組取得此保險箱文件已逾半年,尚未找出證據向瑞方申請發還我方汪傳浦帳戶的九億美元,但動作慢可能因全案錯綜複雜,外界只能期待檢調動作加快,早日水落石出。

    在民調低迷之極時,民進黨已準備好將拉法葉佣金案拿出來打擊國民黨,目前針對的人是郝龍斌,他們已主觀認定郝伯村當初決定從蔚山艦改為拉法葉艦,一定是拿了佣金,只要打拉案,便是為謝長廷造勢,郝伯村若涉案,郝兒子絕對選不上了。第二目標才是雷倩,因為他們也認定雷倩的父親雷學明涉嫌貪汙,而她明年應該也會繼續選立委。

    但無論郝或雷涉案與否,偵察不公開,且有多少証據說多少話,實在不宜由外行立委拿著舊資料瞎起鬨。過去以來,有關拉法葉案的種種傳聞實在是以訛傳訛居多,不要以為法國新聞記者的報導就比較正確,好笑的是,那些報導有的還抄自台灣呢,可以想像拉案新聞是如何製造出來嗎,法國報紙抄完,我國立委又拿來當做爆料的天大內幕。

    特調小組召集人、檢察總長吳英昭的說法值得歡迎—今後拉法葉佣金案的調查宜統一由特調小組對外發言,只有專業的發言才不會浪費社會資源,並且避免政客一再把拉案當成選戰工具。

    【轉錄】如果你對涂太太感到好奇


    文 / 陳玉慧

    涂太太又來了,這次被綠營說成專程回台揭發弊案,手中彷彿握有拉法葉佣金案名單,「她與拉法葉佣金案沒關係,這次回去不是為綠也不是為藍,」涂太太在不萊梅的丈夫涂學明對本報記者說,「拉法葉的事,她知道的還比你還少。」

    涂學明是陳水扁台大法律系的學長,是個智多星,對涂太太在政經及軍火等領域的想法影響很大。兩人的政治色彩較藍,但是也在台灣法律界擁有一些特定綠色朋友。

    涂鄭春菊是台灣媒體眼中的神秘人物,十年多前,在台北亞都旅館等待尹清楓,沒想到尹清楓命入黃泉,從此,涂太太多年無法入境台灣,一直到五六年前,出入境管理局才解除了她的黑名單。

    涂鄭春菊從小在德國長大,她在高中求學時與不萊梅船廠L廠的呂生是同學,因此小呂生接管L廠後,有關中國新加坡或台灣的事務會向她請教,當年她也代表L廠接獵雷艦的訂單,奔波台德之間。涂這幾年來,轉對藝術和服裝有興趣,曾為德國大畫家尹曼多夫等人策劃展覽,但仍被台灣各界認定是軍火商。

    涂太太個性直,有話就說,做風即有德國人的堅持謹慎,動輒據理力爭,又有東方人的窮則變變則通的本色,因此當年把台灣海軍那樣的男性官僚機構搞得雞飛狗跳,許多海軍官員到今天對她都沒有好評。涂太太雖然對拉法葉案不熟悉,但當年她是第一個指出尹清楓是為拉法葉而死,但因她代表L廠利益,且海軍內對她的惡評,檢調和媒體反而認為她是在撇清責任。

    涂太太在本人的連繫下,曾二度與台灣檢調單位會面,第一次會面是與楊子敬和當年宜蘭檢察官柯士斌,那次會面是在新加坡,二位檢調事後表示「沒什麼收獲」,涂太太則認為,「他們那樣查根本查不出來」。

    第二次是陳水扁上任後,宣示動搖國本也要查尹案,涂太太和馬永成在巴黎會唔,陪同的還有一位調查局人員,一樣在旅館房間闢室而談,事後,馬永成說,「涂太太還想繼續做軍火生意,」涂太太則對馬永成會面的動機不解,她說,「他們只想知道我手上到底有沒有拉法葉佣金名單。」

    二零零二年,涂太太曾為L廠和台灣設想出一個互助和互惠的方案,就是透過L廠在新加坡分廠和中船合作為台灣生產潛艦,德國潛艦是台灣海軍求之不得的武器,當年國營會副主委林文淵也去了新加坡和L廠和涂太太會面,但涂太太事後極生氣地說,「林文淵什麼都不懂,也什麼都不管,居然跑去逛街,不來開會。」

    涂太太過去幾度強調,她很希望與郭力恆對質。這件事獄中郭力恆也同意了,但在最後要見面的關頭,她人已到了現場,卻有「高層」阻止了這件事,這回,她人就在台灣,台灣檢調單位應該促成,讓她和郭力恆對質,畢竟,兩人當年在尹案發生後的說法完全不同,對質應有助於尹案的一些澄清。

    【轉錄】為什麼要炒拉法葉佣金案?

    為什麼要炒拉法葉佣金案?
    文 / 陳玉慧

    拉法葉佣金案曾幾何時變成了民進黨的政治佳績?民調滑到不能再滑時,拉法葉佣金案就會有「重大發展」?但從來沒有人可以具體地說出重大的發展在那裡?任何弊案都應偵查,拉法葉事關人命及十億美元佣金,本來便該追查,深究起來,政府在辦案過程中,所犯的錯失還多過建樹,拉案為什麼會成為民進黨的救黨武器?

    拉法葉佣金案不但不能救民進黨,嚴格說,可能潛伏的傷害更大。因為從陳水扁上任以來宣稱動搖國本也要追查,幾年來消耗了許多社會成本,卻無任何進展,檢討起來,政府犯的錯還要多過建樹,把拉案說成加分,不是對拉案不暸解,便是睜眼說瞎話。

    扁政府對拉案所犯的錯失包括,將汪傳浦當成殺人犯延誤了與瑞士的司法合作,駐英單位二度發給汪傳浦妻子本人護照和文書許可,由康寧祥等人主導監察院報告,延用一些半通不通的專家協助調查,這譬如由前興業銀行駐台北分行經理畢傑所提供的線索便似是而非,特調小組沒有精通法語的調查和翻譯人才,使文書作業牛步化,延誤司法合作的腳步,國防部主導的仲裁案與特調小組各做各的,沒有正確聯結。錯失多得數不完。

    或許,有人認為,瑞合司法部最後把汪傳浦的銀行帳號資料給了台北,這便是成績。不,這樣的說法對瑞士檢察官太不公平,多年來,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堅持涷結汪傳浦的帳號,並克服重重的政治困難,主動要求自己的政府把資料送交台灣,沒有貝候丹和佐林格二位正直的司法人員,台北根本拿不到資料。

    而我國特調小組去年十?一月便取得資料,按照貝候丹的推論,如果我方在汪的帳號中找到任何佣金的証據,便應儘速向瑞士申請歸還目前涷結在汪名下的九億美元,貝候丹推估這個作業在一個月便可完成,也就是去年底便該提出申請,但半年已過了,我方尚未提出申請。

    有人說,最近拉法葉案也在法國境內鬧得沸沸揚揚,佣金名單呼之欲出。問題是,不暸解拉法葉案的不祗民進黨政客,許多法國政客亦然。在這所謂沸沸揚揚的拉案發展中,從來沒有重大發展,只有政客拿來做為打擊異已的手段。

    汪傳浦過去曾說過,「水都在杯子裡,」他說的是他的帳號裡的九億美元,如果有佣金的事實,那麼為什麼九億還在還在杯子裡?如果要靠特調小組當初的認定,郭力恆等人曾拿過的錢便是行賄,但那幾粒小花生如何支持我方海軍申訴的仲裁,我方大手筆要求泰勒斯償還近十?億美元,到現在沒有具體証據。且仲裁案費用驚人,我方已花了幾億台幣。

    拉法葉案能否偵破只有一個關鍵,那就是法國國防部不肯公開的國防機密,只有那份機密記載當初買賣金額的來往,如果有人拿佣金,也只有從這份文件才可確定,但是,法國政府已不祗一次強調,他們絕不會公開此機密。

    且不談拉法葉案做為提升民調的武器是否有用,拉法葉案已到國際仲裁法庭上訴,在調停仲裁的過程中,我方在策略上頗多失誤,若再不小心處理,且無法從瑞士檔案得到更多証據,那麼不但要不回佣金,可能還得在巴黎的仲裁費上賠上更多。

    12 June, 2006

    2006 World Press Photo


  • 2006 World Press Photo


  • 11 June 2006 - 02 July 2006

    Visiting hours:
    Daily 11.00 - 22.00
    Closed on Mondays

    Address:
    Eslite Gallery B2
    245 Tun-Hua South Road, Section 1, Taipei

    Directions:
    The Eslite Gallery can be reached by MRT (subway) and is situated near the Tun-Hua stop.

    2006年世界新聞攝影展

    展場: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45號敦南誠品書店B2藝文空間

    展期:2006年6月10日—7月2日

    開放時間:
    星期二—星期日
    上午11點到晚上10點

    06 June, 2006

    不需要再寄出的一封信



    Dear XX,
    我開學了,您最近過的好嗎?

    暑假期間,我和之兩個人去了一趟義大利,為期兩個禮拜。兩天待在羅馬,四天待在威尼斯,另一個禮拜在托斯卡尼。

    從義大利回來,我覺得我的世界又變了一個樣。

    我和之不同天出發,各自飛義大利。一抵達義大利,出了機場,要換火車再轉地鐵跟之碰面,我就迷路了。在火車上,我搞不清楚火車的路線為什麼要那樣走,不過也沒有特別害怕的感覺。轉頭看看車窗外,當時心裡第一個想法是,“義大利真是個亂七八糟的國家“。不知道為什麼,覺得某部份亂的感覺,跟台灣有點像。

    在羅馬的兩天裡,沒有刻意去很多地方。一直在迷路佔了大部份原因,另一個原因是因為路上好多東西可以看。除了建築之外,羅馬另一個好看的光景是”人“,各式各樣體態的人。當我離開羅馬的時候,心裡下定決心還要再回去,但我對威尼斯沒有這種感覺。

    威尼斯很美,但好像還不適合我,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遊客太多。在威尼斯四天,最好玩的經驗是,在我們住的hostel那三個晚上,和五、六個不同國家,年齡跟我們很相近的人聊天,分享彼此有的一點點東西。大家發現,彼此看到的義大利都不一樣,自己的國家其實也沒有自己想的糟糕。

    托斯卡尼的一個禮拜,我們住在朋友家,和他們一起生活,拜訪朋友。那邊的生活非常簡單,繞著工作、音樂、和閱讀打轉。每天的生活除了工作,談天,討論事情外,就是閱讀。讀報紙、雜誌、小說、畫冊、攝影集,他們連類似百科全書類的書都捧著看。

    其中有一個朋友叫Sara,她專研古壁畫修復。在我們聊天過程中,她讓我看一幅她正在研究的畫,那是她即將動手作修復的畫。在講解過程中,她特別向我強調,那幅宗教畫和其他的畫很不同,裡面的構成元素很特別。我看了畫之後發現,她覺得很特殊的那個元素,幾乎長得跟中國的大紅燈籠一模一樣。但是在畫中,它的位置跟用途不是燈籠,僅是造型。我跟Sara解釋那個造型對我的意義,並且拿”大紅燈籠高高掛“這部片的DVD給她看。Sara看了之後好驚訝,她身邊的朋友沒人發現這件事,但一直覺得那個造型和顏色很不尋常(unusual and abnormal)。後來,Sara帶我去她工作的城堡,教我怎麼看那些還留在城堡上的東西。

    我在義大利兩個禮拜,遇到不同的人,使得不同的情緒跟問題在發酵。旅行沒有解決我原本以為可以找到的答案,反而製造出更多的問題,不過仍然值得。

    What's Your Italian Name?

    Your Italian Name Is...

    Giacinta Conti

    Who can tell me the meanings of this name?
    What's Your Italian 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