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October, 2007

【轉載】歐洲城市新哲學:慢



文 / 陳玉慧

新的城市哲學悄然在歐洲一些小城裡誕生,這套哲學叫做:慢。繼多年在義大利發起的慢食文化(slow food)後,慢城運動(citta slow)也逐漸興起。

慢城運動是慢食主義的發揚光大,發源地仍然在義大利,目前在當地已有四十二個城市宣稱是慢城,而全歐境內包括波蘭、奧地利、西班牙、葡萄牙、挪威、德國、法國、英國瑞士已有數十幾個城市加入,甚至在遠東的日本及韓國也有慢城,在德國己有六個慢城。歐洲的慢城多半是中古世紀的小城,人口只有幾萬人之譜。

要成為慢城並不容易,首先城內不能停車,沒有交通,只有行人徒步區,再者,城內不能賣速食,包括麥當勞星巴克等等的連鎖店和超市都應禁止,再者,城內也沒有霓紅燈,且週四週日店面都不營業。

這一切都是為了回歸到歐洲中古世紀的生活速度,而同時,卻包留了現代文明的特色。反汙染反噪音反量化之餘,支持都市綠化,友持風力電,支持小型農作有機經營,及保留地方特色,譬如在義大利長期以來漫長的午睡傳統,也譬如支持以山城傳統蜜蜂色灰色料粉刷房屋,在慢城的學校午餐供應的都是當地有機食物。

說穿了,這套慢慢來或慢慢吃的哲學其實是反全球化運動的延伸。但並非所有全球化或現代的用品或策略都該被揚棄,著名慢城(Orvieto)市長親米奇(Cimicchi)便說,慢城不反對電子網路的使用,也不反對以電子網路做為行銷通路的橋樑,親米奇說,慢城主義者將改造現在的觀光產業和農業甚至一般商店經營方式。

親米奇是慢食主義的發起人之一也是慢城主義的始作佣者,他一本慢的哲理,排斥速食和連鎖店的林立,在orvieto,店鋪開始賣傳統地方特色的東西,有機香腸,手工製巧克力,甚至一些獨立少量製的起司,令商家驚訝的是,生意愈來愈好,觀光客購買量反而大增加。

起初,親米奇市長主張車子不淮開入城裡時,許多店鋪都大為緊張,因為一般認定,交通流量便意味著購買力,沒想到,整城成為行人徒步區後,觀光客反而不降反增。

Bra也是一個慢城,該城副市長布娜西碧兒對慢城主義充滿信心,她認為,「這是歐洲傳統文化的傳承,」畢竟慢城慢的有理,發源地在羅馬帝國中心的義大利也有原因,除了適合慢城的城市多半是中古世紀的小城,那些城市至今保有地方特色,也容易吸引觀光客。而慢字在英文中充滿負面意義,而在義大利文裡卻積極得多。慢城和一般定義下的甜蜜生活(la dolce vita)的境界就十分接近。

這是為什麼親米奇市長不但在撰寫一本叫慢的手冊,他還準備在他的慢城學校裡準備一套教材,教材內容是:品味,親米奇說,現在的學童連雞胸肉從那來的?桃子樹長成什麼樣子?都沒有概念了,他認為,品味是可以教導和訓練的,而慢城主義其實是一種品味主義。沒有品味便沒有生活質感。慢城主義是提昇生活品質的一種訴求。

在慢城的哲學裡,只有慢工才能出細活,只有慢條斯理地吃,才能吃出品味,甚至活出品味。親米奇等人為了慢城運動,每年都會在托斯坎尼山區召開慢城大會,他說,「我們的思維在亞洲很容易被接受,」可不是,不祗是日本人,中文讀者常說的客套話「請慢用」,其實便具有慢食或慢活的精神。

親米奇說,慢城運動的logo是蝸牛,「這一點在日本沒人有意見,在韓國則有人反對,」我沒告訴他,在台灣恐怕也會有人反對,可能會被誤認是前幾年的新興族群蝸牛族,這二者的訴求和屬性畢竟相去太遠了。

2 comments:

  1. I was here but I dont understand your language.
    Greetings from Spain

    ReplyDelete
  2. Ciao,

    Nice to meet you here. Which city do you live? I think it should be a beautiful place.

    ^.^

    ReplyDelete